人民網
人民網

中南民族大學:以青春力量書寫“愛我中華”

2025年09月15日15:52 |
小字號
愛我中華。學校供圖
愛我中華。學校供圖

南湖秋水起文瀾,雙塔青雲映少年。9月15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學2025級學生開學典禮在該校南湖操場盛大舉行,8573名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齊聚南湖畔,共上“大學第一課”,開啟人生新征程。

暖場環節精彩紛呈,《界碑》《白馬》《錦繡中華》……各種舞蹈節目輪番上演,靈動舞姿盡顯民大多彩校園文化,瞬間點燃全場熱情。隨后,《我的未來不是夢》《最美的太陽》《孤勇者》《我愛你,中國》輪番表演,熟悉的旋律、激昂的歌聲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身著紅衣的新生們更是以大地為紙、以隊列作筆,寫出“愛我中華”四個醒目大字,成為現場最動人的風景。

伴隨著庄嚴的國歌聲,開學典禮正式拉開帷幕。中南民族大學校領導為學生代表佩戴校徽,全體新生起身佩戴屬於自己的校徽,這一刻,他們正式成為這所“寶藏大學”的一員。“從今天起,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南民大人。”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面向台下朝氣蓬勃的新生,以《答好青春之問 不負時代重托》為題致辭,圍繞“我們是一所怎樣的大學?你們應如何度過大學時光?”兩個核心問題,與新生們深情交流。

劉義介紹說,中南民族大學七十四載砥礪前行,始終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緊密相連,是一所有根脈、有魂脈的大學﹔師資雄厚、設施先進,孕育無數英才,是一所有底蘊、有底氣的大學﹔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為學生成長搭建多元平台,是一所有特色、有特質的大學﹔綠樹環湖、四季如畫、多元文化浸潤,是一所有美景、有美譽的大學。他期待同學們能以信仰之筆,書寫家國大我﹔以勤學之犁,深耕專業沃土﹔以創新之刃,開拓未來疆界﹔以團結之槳,共赴星辰大海。希望大家以堅定回答迷惘、以勤學回應期待、以創新開創未來、以團結照亮彼此。最后,劉義寄語新生,“願你們從南湖畔啟航,愛我中華,勇擔使命。不負盛世,無愧青春。”

“大學不是單一答案的考場,而是探索無限可能的廣闊天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周雪妹老師作為教師代表發言,鼓勵同學們追求真理,在實踐活動中磨礪思想﹔敢於創新,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激發靈感﹔勇擔使命,將個人的理想抱負融入時代發展的洪流。

該校96級生物化學專業校友馬聰重回母校,以自身經歷為新生送上“入學禮”。他回憶起在民大挑燈夜讀的時光,坦言這段歲月正是他未來深耕科研的基石,並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三點感悟:一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做真理的探索者。二要開拓跨學科視野,做創新的先行者。三要勇於挑戰未知,不要懼怕失敗。他鼓勵同學們以獨立思考導航人生,用跨學科視野開創未來,憑勇於試錯的精神突破自我。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2023級博士生熊永恆作為在校生代表發言,他結合自身所學所感,號召全體新同學要熱愛“中南民大”這個共同體,致力於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實際行動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是共同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中國夢的一塊拼圖。”熊永恆語氣昂揚地說,“當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共同體﹔以奮斗之我,筑夢青春之中國!”

新生代表的發言格外真摯。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機器人學院)2025級研究生方菲,帶著“從民大本科畢業又以新生歸來”的特殊緣分,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階段的“奮斗綱領”:高舉信仰之旗,努力為國爭光﹔高舉求真之旗,誓與科學同光﹔高舉團結之旗,閃耀青春之光。經濟學院2025級本科生孫文浩用“隻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被學校今年畢業季豐富多彩的活動所吸引,正是這份初見的美好,讓大家跨越山海奔赴而來。未來將以家國為志,熔鑄擔當奉獻之魂﹔以學校為家,厚植同心共建之情﹔篤學修身,錘煉持續生長之力,把青春的答卷寫得扎實、寫得熱烈、寫得堅定!

“聽說民大人文關懷很好、學科實力雄厚,校園景色優美,我們就主動選擇來到這裡”,來自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2025級新生高怡靜和文雅靜分享自己對民大的印象,“昨天晚上在學校圍著南湖散步,悠閑又舒適,這就是我們理想的大學生活。”

“民大的老師同學熱情、校園景色優美、圖書館藏豐富,我相信我的孩子一定能在這裡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走得更遠。”該校數學與統計學學院2025級新生仝孜怡的家長激動地說。

“學海擊水三千裡,書山鑿石一片天”伴隨著悠揚的校歌旋律,新生們揮動手中的紅旗,齊聲合唱校歌,為開學典禮畫下圓滿的句號。未來,這些年輕的身影將在南湖畔、雙塔下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共同度過美好的青春時光。(趙曉玥、陳韶月、龍華)

(責編:周倩文、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