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社区救助顾问是帮扶“困难群体”的有益尝试

2020年09月16日15:52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体重200斤的残障女青年,因父亲过世遭受打击一蹶不振;多次被父母抛弃的少年,因存在心理障碍辍学在家;自闭症儿童家庭收入不稳定,又没地方上学……这些不幸的青少年,因有监护人而不能成为受到民政部门救助的、严格意义上的“困难群体”,如今上海通过大数据精准计算,扩大社区救助范围,在一些试点社区配置“社区救助顾问”,为他们提供全程式、陪伴式顾问服务。(9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必须织密社区民生保障网。上海探索设立救助顾问制度,顾问来源既有社区窗口的专职人员,也有由社区骨干志愿者和第三方机构社工组成的专业人员,他们致力于寻找“沉默的少数”,让不了解政策、不知道政策、享受不到政策红利的“困难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应保尽保。试点一年多来,在社区救助顾问的主动介入下,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被识别出来,并享受到了相关救助政策,这客观上扩大了救助范围。

对很多困难群众来说,近在咫尺的救助政策既复杂又陌生,社区救助顾问连通线上和线下,除了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跟进掌握救助对象的动态信息,还融入大数据智慧,独创了一套多维救助评估系统,让社会救助帮困主体、社会救助资源以及困难对象三方的信息互通共享,完成对救助群体的精准筛选,有效避免依靠人力走访排摸、可能存在遗漏的情况。只要输入教育、就业、身心状况、社会参与以及是否为青少年等多维度条件,就能科学评估其为高度、中度还是低度困境,并精准识别致贫原因,主动为其匹配相应的救助、求职等服务,真正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从“人找岗位”到“岗位找人”的转变。

救助内容创新也是“社区救助顾问”制度的一大亮点。过去的救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托底保障和经济帮扶为主,救助顾问的推行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一局限,其不止于精准找到困难群体,更是通过设置社区救助顾问点、配备专业顾问,按照“一户一方案”原则,就近帮助困难群体分析现状、诊断问题、提供指引、申请政策,链接爱心企业、群团组织、基金会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轨迹留痕管理,把现金救助逐步转变为发展性救助,为困难群体提供全程式、陪伴式顾问服务,从而改变父亲、儿子、孙子代代吃低保的现状,增强困难家庭“造血”功能,助力家庭成员就业返岗、自助自立,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从顾问人选,到赋予顾问的“资源”,再到扶持全程的“轨迹化”管理,社区救助顾问都是在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救助模式,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具有复制价值,应成为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的有益尝试逐步推广,打通困难群众获取帮扶资源的“最后一公里”。(孔德淇)

(责编:关喜艳、张隽)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