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和鞭策广大中青年干部要着力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是广大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宝贵指引和明确任务。提升“七种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做好更难,需要我们印在脑海里、记在心里面、落在行动上,着力解决思想、心里、行动三个层面的问题。
要着力解决思想“旧”的问题。提升“七种能力”,是广大干部应对当前复杂严峻形势,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迫切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新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当前,我们一些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点子办法过时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有的干部面对新政策、新要求,往往把握不准、掌握不透,甚至认为是“上级多找的活路”;有的干部研究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在“是”与“非”、“行”与“否”之间进行简单的抉择,一刀切、一根筋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处理问题习惯于轻车熟路、照抄照搬,对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这些“旧”思想,通过认真思考、调查研究、广泛学习,更加准确把握发展理念、产业结构、社会矛盾等方方面面发生的深刻变革,在发展中捕捉新信息,发现新苗头,创造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要着力解决心里“怕”的问题。“七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但也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只要敢于“破胆”、敢为人先,就能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成功“破题”、练就真本领。当前,我们一些干部工作迈不开步子、打不开局面,怕干不好丢“面子”、怕干错了丢“帽子”、怕干好了丢“票子”,看到问题绕着走、遇到矛盾躲着看,工作没底气、不硬气。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纵然当前我们面临国际国内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决不能畏惧、决不能退缩,如果凡事都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困难和矛盾只会越压越重、越积越深,即便机遇摆在面前也只会白白流失。广大干部要努力练就“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心理素质,正确看待困难和机遇、当前和长远、个人和大局之间的关系,只要符合党中央精神、符合地方发展规划,只要是上级安排部署的事、群众期盼干的事、有利于发展的事,就大胆去决策、大胆去推动、大胆去落实,在敢干事、愿干事、想干事中增强本领、提升能力。
要着力解决行动“懒”的问题。实践既是提升能力的“练兵之所”,也是检验能力高低的“比武之地”。“七种能力”不是“嘴上功夫”,也不是“纸上功夫”,而是“手上功夫”,关键在于实干。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一些干部也逐渐产生了“歇歇脚、松松劲、享享福”的不良心态,工作中只求四平八稳、得过且过,个人上只求轻松安逸、不求进步提升;有的干部对待工作不是“跑着办、赛着干”,而是“站着等、坐着看”,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错误思想,贻误了发展良机。广大干部必须从贪图安逸的惰性中解放出来,敢于直面问题、不怕麻烦,努力把个人价值体现在本职岗位上,把工作业绩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上,自觉从看摊守业中解放出来,敢于同强的比、与快的赛、向高的攀,其他地方已有的,要学着做,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要试着做,自身没有做好的,要赶着做,立足自身岗位,干出新的光彩,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邹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