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湖北枣阳:科技春耕助力夏粮增产增收

2022年03月03日10:01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初春的鄂北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樊庄村的大片麦田里,10架无人植保机低空盘旋,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200亩田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眼下,正值小麦返青拔节期,麦田管理十分关键。随着气温升高,各类病虫害进入激增期,为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分散防治病虫害、效率低下的局面,枣阳市今年动员50多家植保服务单位,组织150架无人机,为农民提供春季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

枣阳市广恩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军介绍:“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统防统治,效率是过去人工防治的50倍。去年,我们合作社统防统治的小麦面积有6万亩左右,今年至少要达到8万亩。”2022年,枣阳市春季小麦统防统治计划面积达70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今年开春,在郑庄村农田,5台无人驾驶的深松机械正在欢快地工作,为即将播种春花生、春玉米做好准备。顺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辉说:“这5台都是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的深松农机,不需要人工驾驶,两个人就能操控,2个小时就能完成这块耕地的深松,省时省力,深度25㎝以上,改良土壤效果好。”这样的无人驾驶深松农机,该合作社共有85台。

无人植保机正在麦田上喷药,这是七方镇梁家村二组梁成兴的35亩麦地。梁成兴今年72岁,儿女都在外地,自己家里分有12亩地,但年龄大了,干不了,去年他就把地全托给顺辉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服务,去年小麦收成不错,除了付给合作社服务费300元/亩,每亩还能收600元。梁成兴高兴地说:“有这样的农机服务方式太好,既照顾了我们这些年龄大干不了活的,还能增加收入,去年秋季我又流转邻居们的20多亩地,现在全部交给合作社耕种,我只落净钱,今年如果小麦收成好,净收入15000元没问题。”

枣阳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湖北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粮食产量已连续13年站稳120万吨台阶,稳居湖北省前三名,多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称号。

为确保春耕生产正常进行,入春以来,枣阳市针对在田农作物苗情长势,及时制定春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等信息平台向农民发布田管意见和天气情况,组织农技人员分片包干,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调优种植品种,调绿种植模式,继续压减低产低效双季稻面积,春夏播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枣阳市粮食播种总面积预计达306万亩,较上年增加4.23万亩。据枣阳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从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主要原因是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21年,枣阳市陆续兑现了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等,这些补贴均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在继续推行稻谷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今年有望实施小麦保险,种粮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加强。此外,当前小麦、水稻及玉米市场收购价格上涨,有效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加之近年来农村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加大,耕、种、管、收粮食生产各环节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种粮收益。

春耕备耕期间,枣阳市各级涉农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农资调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春耕生产农资质量。目前,该市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充裕,共储备调运165万公斤种子、12万吨化肥、80吨农药等,可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确保春耕春管工作顺利进行。(李晓军 毕学谦)

(责编:周雯、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