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三峡】湖北许家冲村:库区移民过上新生活
摘要:三峡岸边的移民新村许家冲村在党建引领下,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越来越多的库区移民安稳增收致富,过上新生活。
许家冲村。人民网 张隽摄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紧邻三峡大坝,与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是三峡岸边的移民新村,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搬迁之初的许家冲村,由于土地等生产要素缺失、经济来源不稳定,许多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如今许家冲村以党建为引领,发展茶叶、刺绣等特色产业,库区移民安稳增收致富,过上新生活。
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吟唱《党员公约》。人民网 张隽摄
党建引领“约”出聚合力
许家冲村属三峡移民搬迁村,由原许家冲村、西湾村、覃家沱村的村民搬迁至此。为切实解决搬迁后土地纠纷较多、邻里关系复杂等矛盾和问题,许家冲村《党员公约》应运而生。
许家冲村把党员标准具体化、公开化、可量化,在每名党员家门口张贴《党员公约》,让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鼓励党员做表率、促发展。“2018年前的公约是村委会层面制定,现行公约是开门定约,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家线上线下参与制定。我们现在不仅要唱得漂亮,每唱一遍还是一次心口对照,把唱出的承诺一一落到实处。” 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介绍道。
近年来,许家冲村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将“党员公约”由少数党员的“独唱”变成全村人民的“合唱”,创新“三约三引”支部工作法。即“党员公约”引领党员担当有为、当好表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法向善、同心同德;“共富合约”引联社会组织兴业富民,为实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绣娘运用“牵花绣”制作绣品。人民网 张隽摄
特色文化“绣”出新风采
1994年为响应三峡工程建设的号召,谢蓉随着父辈们搬迁到了许家冲村,移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看到这一幕的谢蓉,励志改变。
2012年,谢蓉牵头组建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之后又成立宜昌沁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用手绣+艾草+棉麻的生态特色文化理念,创立“三峡·艾”特色品牌,传承峡江绣艺“牵花绣”、发展手工刺绣产品。
“牵花绣是三峡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大多数妇女都会绣,稍加培训就可以上岗。” 谢蓉介绍。十年过去了,依托宜昌三峡旅游区位优势,再加上文化传承,谢蓉和乡亲们从最初200平方米的小作坊起步,发展到现在1200多平方米的大车间,产值翻了十倍。2018年时,她们的手工艺品只有传统的香囊、鞋垫等30多个品种,而到现在,已经有了更新潮的小锦鲤、小老虎等120多个品种。 “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我们还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产品。”
目前,当地有百余位坝区移民妇女成为专业绣娘,还有30多位妇女做店铺客服,每人每年增收平均可达三四万元。“她们以前都是家庭主妇,如今既可以工作,又能带娃,时间还自由,愿意来我们这工作的绣娘越来越多了。”
谢蓉凭着不服输的韧劲,靠着勤奋的双手, “绣”出了新时代三峡移民的新风采。
望华鑫在直播。人民网 张隽摄
直播带货“走”出新路子
在许家冲村茶叶合作社的电商直播间里,合作社负责人望华鑫出镜泡茶,向网友推荐家乡的绿茶。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峡人,望华鑫从小就跟茶叶打交道。种茶苦,收茶难,制茶累。目睹父母的辛劳,望华鑫曾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盯着茶叶谋生活。
外出求学,远嫁他乡,跨省就业。正当她一步步实现儿时梦想时,父辈的召唤和家乡的前景,让她怀着乡愁和创业热忱返回家乡,承继父业成为“茶二代”。
望华鑫说,茶叶的附加值体现在品牌的知名度和体验感上。她希望通过不断丰富“观、采、制、品、学、宿”茶旅融合产品,助力许家冲村打造茶旅“新干线”。因此,茶园里的农活、生产线上的烘炒技艺等场景都被她搬到了直播间。
返乡3年,望华鑫带领合作社600多户农民创新发展方式和经营业态,从精制高端茶到发展新零售、茶旅游,推动合作社茶产值从1000多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带着茶农“走”出了创业创新的新路子。
如今的许家冲村,不光合作社效益逐年提升,也成了三峡周边小有名气的旅游“打卡地”,仅2021年就有近7万游客进村游玩住宿和采购。2021年许家冲村人均纯收入22476元,比2018年人均收入增长了9000多元,移民就业率达95%以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