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现代立体交通版图铺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从江北快速路到红色旅游公路二期,从G230阳福公路到星谷大道,从 G347江北快速路东延线到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98公里一级公路、50公里二级公路。近几年,武汉市新洲区大力构筑对外骨干路网,优化区内路网结构,打造综合运输网络,建设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了“铁水公空轨”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新洲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9年2月建成通车的江北快速路,是新洲连接武汉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从阳逻到中心城区驾车仅需要20分钟。新洲自此融入大武汉“半小时都市生活”。
全长17.5公里、双向10车道的星谷大道(原阳大公路),经拓宽改造后于2021年7月正式通车。改造后的星谷大道,为推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武汉新港古龙港口产业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提升了阳逻港集疏运能力。
G230阳福公路新洲上店至淘金山段,于2021年10月全线竣工通车。该路的建成,不仅增强武汉新港阳逻港集疏运功能,也为促进紫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带动农文旅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让新洲区与革命老区红安、麻城联系更加紧密。
G347江北快速路东延线,起于涨渡湖内园滩,止于江北快速路新洲境内终点。该路也是新洲连接黄冈团风的重要干线。它的建成,将为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为武汉都市圈大通道东段,起于汉新公路,经新洲、鄂州华容,止于黄鄂高速,路线全长34.697公里,于2020年12月7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阳逻港到鄂州花湖机场的快速通道,使新洲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形成;将打通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
对外交通骨架全面拉开的同时,区内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新洲区将破解东北部和东西向交通瓶颈制约作为重点,实施“一环五射”十大工程,启动东西通道“五路八桥”建设。
“五路八桥”就是建设5条路、8座桥。5个公路项目总里程约49.5公里,8座桥梁总长7.05公里。“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破解新洲区东西向交通瓶颈,迅速打开东西向深度交通格局,实现街镇之间互联互通、国省道之间高效衔接,形成内外畅达、科学便捷的路网结构,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出行,同时将城市资源迅速导入到新洲全域。”新洲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5条路49.5公里路基工程,完成仓李线、凤和线、仓汪线3条路27.87公里路面工程。
“一环五射”十大工程总里程52.8公里,已建成东辛公路(东城湾至问津大道段)、柳明线大修工程等项目,项目的建成,有效破解辛冲、旧街、徐古、潘塘、三店、凤凰、李集等东北部街镇交通瓶颈制约,提升东北部路网等级,形成东北部街镇畅达邾城的路网结构。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被列为2019年区人大一号议案和2021年区人大续办案。截至目前,新洲已建成县乡公路88公里、“四好农村路”374公里、通湾公路232公里,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公路路网结构。
新洲区同时大力改善运输服务,让群众出行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8年,新洲区政府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安排1.9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收购415辆农村客运车辆,开通到达所有街镇公交线路。全区现有公交线路49条,其中区内线路44条、跨区线路5条,形成了四通八达、层次分明、换乘方便的公交网络体系。
邾城客运站2021年1月31日投入试运营。该客运站按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设计,是一座集长途客运、公共交通、城市出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无缝对接。
2021年4月28日零时起,安装并正常使用高速ETC的一型客车(9座及以下的客车),在武英高速汪集收费站、绕城高速施岗收费站和阳逻收费站3个收费站中,任意2个收费站上下高速,可以享受免费通行服务。该项政策的实施,既有效缓解新施路、阳大路等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快速出行需求,也改善了营商环境,树立了对外开放的新洲形象。
新洲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国家战略机遇,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阳逻港运输通道不断拓展,开通直达洋山港、舟山港“江海直达”班轮,武汉至日韩、东盟四国航线;通过内支线航线与欧线、美线、地中海线、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国际航线相连接,使湖北地区的外贸货物直接进出口,畅达世界各地。(文/程书雄、刘慧、姚茜、蔡鹏 图/吴毅、叶东辉)
(责编:周雯、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