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7月4日電 (郭婷婷)今日下午,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在武漢市防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武漢市氣象局介紹了今年武漢梅雨季特點和近期天氣預報。入梅以來,武漢已遭遇7輪強降雨,長江、漢江突破設防水位,防汛形勢嚴峻。7月4日-8日,該市還將進入一個較強降雨集中期。需要提前做好強降雨對高考影響的防范和應對。
入梅后7輪降水 最大雨量632毫米
據介紹,今年,武漢市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9天(平均6月17日),降水過程頻繁。入梅以來,武漢共出現7次強降水過程,江河湖庫水位迅速上漲。截至7月4日14時武漢累計降水量260∼630毫米,其中,中心城區350∼590毫米、新城區260∼630毫米不等。降水總體偏多,並且分布不均。除江夏偏多4~5成外,武漢大部地區較歷史同期偏多0.8∼1.3倍,局部超過1.5倍。累計雨量最大的為武漢體育中心632.1毫米,24小時最大降雨量165.9毫米,小時最大降雨量87.4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已超30年一遇水平)。
入梅后,小時雨強較大的主要發生在夜間。雷電活動頻繁,截至7月4日11時,武漢市共發生閃電22588次,是5月內電總頻次(13123次)的近1.9倍,特別是12日晚上發生了武漢市今年以來最強的雷電活動,閃電頻次達8090次,並伴有7-9級雷暴大風,最大陣風出現在江夏金口航道碼頭,風速達25.2米/秒(10級)。
長江、漢江超設防時間提前 防汛形勢嚴峻
據武漢市氣象局方面介紹,今天凌晨到上午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北部小雨。降水中心主要位於蔡甸、開發區、武昌、洪山、東湖高新區和江夏北部。4日00時~4日13時,最大雨量為洪山第二師范站9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為洪山第二師范站30.2毫米(4日05~06時),全市178個加密自動站中雨36站,大雨69站,暴雨20站,分別佔比20.2%、38. 8%和11.2%。
在此前幾輪降雨中,洪山區第二師范站已多次成為累計雨量或最大小時雨量區域,武漢市防辦重點提醒該區域市民注意安全。
經過連續的降雨,長江、漢江突破設防水位(超設防時間比去年提前12天),府澴河超警戒水位,灄水超設防水位,倒水、舉水在設防水位上下浮動。截至7月4日14時,長江漢口站水位26.07米,超設防1.07米,超設防4天﹔漢江新溝站水位27.03米,超設防1.03米,超設防4天﹔府澴河超警戒水位3天﹔灄水超設防水位2天。加之7月上旬可能還有2-3輪強降雨,武漢市防汛排澇形勢嚴峻。
高考或遇強降雨 需提前做好准備
據最新資料分析,預計7月4-8日,武漢將有一段較強降雨集中期,大部地區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雨量100-200毫米,局部可達250毫米以上,小時最大雨強40- 60毫米,局都80毫米以上。其中,4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5~6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8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需提前做好強降雨對高考影響的防范應對。
此次降雨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致災風險高等特點。武漢市防辦表示,將全力以赴持續抓好防汛排澇工。在全市范圍開展了多輪、高頻次的防汛檢查,做到拉網式、全覆蓋,共排查出各類問題隱患72處,目前全部完成整改。對市、區城市防洪預案進行了修訂完善,並編制完成超標洪水防御系列預案、水系年度排澇調度等各類專項預案。成立了市、區兩級防汛排澇專家庫,並根據實際,分片指導各區防汛搶險工作。組建了16000人的市、區兩級防汛排澇應急搶險大隊。持續做好湖泊水系調蓄,加強監測預警,加強漬水點整改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