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商貿學院:財經為主、文理兼容特色專業結構打造學生成才密碼

2020年07月24日12:05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會計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高宇成功應聘家鄉的中國農業銀行,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湯坤就職於漢川市稅務局,同班同學王浩就職於武漢市漢陽區稅務局,建筑經濟與工程管理學院畢業生曹俊波得到中國十五冶的青睞並成功通過網絡簽約,藝術與傳媒學院畢業生王惠賢考入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畢業生黎平即將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讀研......近日,湖北商貿學院副校長徐躍進在今年畢業生總結大會上欣喜地說。

累累碩果的背后是該校學科專業結構的特色設置,近年來,該校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建設理念超前、特色鮮明的以文科(財經類)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大學。

學校現設有11個教學單位,37個本科專業、20個專科專業,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工學、教育學等6個學科門類,擁有普通全日制本、專科在校學生11000余人。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和質量工程。”徐躍進介紹,例如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藝術設計是湖北省重點培育本科專業,金融學、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是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藝術類專業和信息類專業是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專業集群。

校企協同,訂單式培養

學生們現場試驗

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該校充分發揮位於光谷核心的地域優勢,與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專業共建、協同育人,實施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贏的全過程深度合作。

例如該校人工智能學院中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共設置了三個班,其中中軟國際金融信息技術方向定制班就是專業與中軟國際聯合定制訂單培養,充分利用企業項目資源實施5Real特色教學,為經濟社會培養緊缺的實戰型、技能型人才。

“該專業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保障學生從畢業到就業的無縫對接,在享受國家和學校獎助學金政策外,還專設‘中軟國際獎學金’。”徐躍進介紹,學生畢業后可在傳統金融機構、IT行業、政府、教育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開發及互聯網金融數據分析、開發、應用和維護等工作。

經濟學院是該校重點建設和特色學院之一,近年來,金融學專業立足武漢,輻射湖北,主動適應新經濟,立足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科技,2017年在省內率先開展“金融+科技”方向創新復合型金融人才聯合培養。

除去普通班,還獨創金融商務智能創新實驗班,課程由金融類企業資深專家和校內專業教師共同完成,同一現場環境雙導師教學,且著力讓學生完全在真實的金融生產環境下實操進行,將專業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完美結合,形成了“復合型、國際型、專長型”的金融人才培養層次,逐漸構建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社區的“四元多維”人才培養體系,為湖北金融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

分類培養、分類成才

金融綜合實訓

“傳統學科專業尤其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徐躍進介紹。例如在該校會計學院裡,設有會計學、會計學(CIMA方向)、財務管理、財務管理(財務雲共享方向)、審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等5個本科專業(含方向)和1個會計專業。

其中會計學(CIMA方向)借鑒國際權威的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對管理會計的要求和行業標准,培養具有核心會計於財務技能、商業頭腦、人際技能和領導技能的管理會計人才﹔審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直接按照強化大數據審計能力和建設項目審計能力設置課程,並與十多家大型會計事務所、造價事務所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該院培養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歷年來就業率達95%以上。

在該校建筑經濟與工程管理學院,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行業精英是其育人目標,學院同樣採取的是分類培養的模式。

例如工程管理專業在以BIM技術為背景,立足房地產和建筑業的大框架下,又下設幾個模塊:項目管理模塊,房地產管理模塊,國際工程管理模塊。

工程造價本科學位教學內容與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對接,畢業后能在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建筑施工企業、工程監理公司、房地產企業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基建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方面工作﹔工程造價專科學位則根據房地產和建筑需要,加強技術、經濟、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礎教學,培養知識扎實、素質過硬、具有就業能力的應用型造價人才。

管理學院是該校辦學規模最大、重點發展和建設的學院之一。“新商科”應用型人才是其辦學使命。專業包括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專業教育則主要依托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核心技術,與物聯網發展相結合,構建‘考研升學+進階就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創新思維與人文素養並重,多層面提高學生

課間交流學習

“我們培養的學生既要能憑著扎實知識謀得生存技能,也要能仰望星空,積澱人文底蘊。”徐躍進說,作為以財經為主的院校,其藝術學科也極具特色,注重將創新思維和人文素養並重,學科優勢明顯。

“學院強調‘課堂引賽事’,2019年學院師生共獲得各類賽事獎項160余項。”徐躍進介紹,該校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是湖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現設有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攝影、影視攝像與制作、數字媒體藝術等本科專業,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等專科專業。學院2018年斥資3000萬建設先進的智慧教室,同時每間教室都是工作室,工作室實行導師負責制,注重引入項目,打造優質原創平台。

例如視覺傳達專業和產品設計專業立足於文創產品開發,並以此打造博物館產學研基地。學院師生為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故宮文創中心等設計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創產品,被譽為“培養武漢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搖籃”。而攝影專業、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則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每年組織學生去平遙攝影寫生,參加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在風土人情中領悟藝術魅力。

“英語專業畢業生趙迪現任阿聯酋迪拜某航空公司中國市場高級管理層經理,易駱則正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商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徐躍進表示,這些優秀同學都得益於外語外事學院高瞻遠矚的教學理念,學院旨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現與美、英、日、韓、馬、新、泰、德、澳、加、塞等近20所大學和多個教育機構開展了校際合作,給學生充分提供跨文化交流學習的平台。

英語專業依托本校特色,構建“一專三向”格局,以外貿英語為主導,以兒童英語教育為特色,強調與地方人才市場緊俏珠聯璧合,以商務英語方向為輔助,偏重經貿實用翻譯同國際交流與合作相結合。

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則著眼於培養高層次優質學前教育,率先走向國際並與塞浦路斯歐洲大學建立國際合作項目。

“校企協同,分類培養,工科與人文素養教育並重,在不斷的創新和摸索中加強學科專業的建設。”徐躍進說,要始終以生為本,通過多樣化專業化系統化的培養模式,更好地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文/圖 張利)

(責編:張穎、周恬)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