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襄陽市襄州區春花生陸續進入收獲季節。8月30日下午,在石橋鎮李百戶村一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榮良家的小院裡,襄州區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干部沈震林正幫他收集已晾晒好的花生秧,提前為50多隻羊准備秋冬季節的飼料。
今年51歲的楊榮良家中4口人,因病致貧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種有9畝多地,主要種植起壟花生和玉米。2016年,在區委宣傳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開始養了3隻羊和十幾隻雞,如今存欄有56隻羊。近兩年來,已銷售肉羊收入8萬多元,楊榮良一家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逐步走上了發展養殖產業增收致富路。
石橋鎮李百戶村一組貧困戶楊榮良介紹:“我家養了50多隻羊,目前正在收春花生,花生秧子收回來粉碎做飼料,增加收入,變廢為寶。”
據楊榮良介紹,李百戶村裡村民種的花生多,廢棄的花生秧不但為羊提供了營養豐富的飼料,而且還降低了養殖成本,增加了收入。現在,養一隻羊補貼300塊錢,養一隻雞補貼5塊錢,干養殖業有奔頭,鄉親們也願意干。去年,他家賣了11隻羊,收入2萬多塊錢。前幾天又賣了7隻羊,賣了8000塊錢,到年底再賣出10多隻羊,能收入個兩、三萬塊錢。現在靠養羊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好了。
扶貧工作隊駐村以來,一直鼓勵貧困戶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起壟花生產業和養殖業,通過發展產業,徹底拔掉窮根,變“輸血”為“造血”,一步步敲開致富門,奔上致富路。
如今,楊榮良借助政策幫扶,靠著勤勞能干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不但為貧困戶樹立了榜樣,還讓廣大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今年47歲的李光明是二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曾患腦溢血,妻子患有糖尿病,家裡共有12畝地,女兒在上小學。2016年,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李光明養了2隻羊,種了4畝起壟花生,當時因不懂養殖技術,導致羊死亡。
2018年,扶貧工作隊再次鼓勵他養羊,李光明努力學習養殖技術,吃苦耐勞,在他們的精心喂養下,如今已發展養殖了7隻羊,50多隻雞﹔種植的4畝花生,一畝地國家補助220塊錢。李光明的妻子也享受了每年醫療補助2000塊錢,女兒享受每年學生補助2000塊錢。一家人再也不用為生計擔憂發愁了。
有了養羊經驗,李光明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他說,下一步,想申請扶貧小額貸款,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通過養羊走上脫貧致富路。
石橋鎮李百戶村干部李紅兵:“區委宣傳部工作隊駐村的5年間,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9萬元,修建了道路,打了3口機井。還修建了溢洪道,建了滾水壩,安裝了路燈,硬化了渠道,解決了我們村裡的生產生活難題。”
5年來,襄州區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大力宣傳中央的扶貧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等,2019年,全村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8人全部實現增收脫貧。如今,鄉親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甜。(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