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進”垃圾“吐出”肥料

開學季“武漢造”黑科技將校園廚余垃圾變廢為寶

2020年09月09日11:18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武漢的新學期來之不易!新學期要立新的flag!這個學期就從有機垃圾的‘重生之旅’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后勤管理部副部長葉育樁說。

時隔大半年,武漢的開學季注定不同以往,學生返校之后餐食亦成為關注焦點。在武漢工商學院,利用一種專門對付廚余垃圾的“黑科技”,可以將無用的廢料轉化成再生的肥料,日均“吃進”5噸廚余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這項“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武漢工商學院環生學院的師生科研團隊與合作企業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聯合研發,在武漢工商學院率先應用,對推廣有效處理有機垃圾廢棄物、建設綠色校園循環經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葉育樁介紹,眼下,疫情尚未徹底結束,清潔衛生的綠色校園建設更是尤為重要。以前,學校食堂等校內產生的有機垃圾主要採取填埋焚燒處理,基本沒有進行其他回收利用。由於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校內師生人數較多,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也較多,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校園環境。自2019年9月起,學校相繼出台了《武漢工商學院“綠色校園”建設工作方案》《武漢工商學院垃圾分類投放和回收處理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著力打造“零垃圾校園”。“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學校師生參與研發,不僅有利於培養環保領域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更是學校師生以實際行動參與綠色校園建設的最好示范。

在武漢工商學院垃圾處理現場,隻見操作員按下按鈕,裝滿餐廚垃圾的專用桶緩緩上升至傳送帶邊將垃圾傾瀉而出。進入傳送帶,這些垃圾就開始了“重生之旅”。預處理系統首先會對所有垃圾進行篩分,之后固體物料進入“好氧發酵系統”,進行好氧發酵堆肥,最終的產出物為有機肥﹔另一邊,好氧發酵產生的廢氣經噴淋塔生物除臭后達標排放﹔液體則進入“油水分離器”部分隔油后,分離的油脂可以作為生物柴油原料,污水經生物反應器處理后達標排放。

“這套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機設備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精准處理不同有機垃圾種類。例如餐廚、廚余、城市糞污、園林廢棄物、秸稈、禽畜糞便、污泥等都可以用來進行好氧發酵制成有機肥料,而目前市場上的同類設備處理垃圾的種類普遍比較單一,無法做到處理種類的寬口徑和多元化。”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工商學院企業導師董俊是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研發負責人之一,他介紹,這套集成式設備不僅佔地面積小,還擁有處理不同種類有機垃圾的預處理控制系統,針對各類有機垃圾可投加有針對性的專利高效微生物菌種和生物酶,同時設置相應的運行參數和降解模式,從而實現各類有機垃圾的高效降解。

“通過生物手段,我們可以將有機垃圾中的固體轉換為有機肥料、液體轉化為生物燃料,實現有機垃圾的再生利用。整個系統通過‘電控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數據自動傳送存儲和遠程監控。並且在24小時內將餐廚垃圾減量化達到 90%以上,通過水、氣、渣綜合治理,真正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為城市環境保衛戰增添重要武器。”董俊說。

近幾年,伴隨我國飲食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廚余垃圾的生產量也快速上升。據《2017-2022年我國廚余垃圾處理領域發展趨勢預測分析與投資戰略發展規劃數據分析報告》統計,單是2015年,我國廚余垃圾造成量就高達八千多萬噸,其中城市廚余垃圾造成量佔六千多萬噸。

隨著《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於2020年7月1日起的正式施行,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干濕垃圾如何高效處理直接關系著城市環境保衛戰的勝負。君集公司董事長巴能軍介紹,針對廚余垃圾這類濕垃圾處理設備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採用智慧能源控制系統輔熱,相對市場上電加熱方式,整體能耗可降低40%以上。

目前,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在武漢工商學院已穩定運行半年,處理了600噸有機垃圾,再生成60噸肥料,未來還將在湖北省多家單位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柯雪梅 藍靜)

(責編:周恬、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