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東食品研發實驗室(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小小的瓜子一嗑就開,開啟了西瓜籽休閑食品產業的新時代。2018年,武漢旭東食品有限公司與湖北工業大學校企產學研合作“冰茶瓜子發明專利”。投產后,其產品質量大為提升,廣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包括旭東瓜子在內的多個企業乘著科技發展的浪潮,打破行業技術“天花板”,嘗到了“企業變事業”的“甜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已成為必不可擋的新趨勢。
瓜子一嗑就開,廢棄的果膠成了寶
“通過物理加工打磨,改變瓜子外殼的粗糙程度,用生物改良技術與化學反應,調整瓜子壁的厚薄度,從而提升瓜子的好嗑度。”武漢旭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旭東介紹,僅2018年“雙十一”上市的“一嗑就開西瓜子”,就實現單日銷售過百萬,月銷售過千萬的不俗業績。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嘗到甜頭的旭東食品,更堅定了投資科研的決心。“旭東食品從未停止推陳出新,這就是始終在食品領域取得不俗成績的秘訣。”
每年,旭東食品都會拿出營銷收入的2%-3%用於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研發投入。新的技術成果產業化,不僅能幫助企業在原有行業中越鑽越精,更為企業再辟多條新路子。何旭東表示,“我們除了是炒貨類的龍頭企業,現在通過科技成果轉化,也向堅果市場進軍。”
2019年,旭東食品與湖北工業大學合作“風味功能性堅果新產品創制與示范開發項目”。其通過分析溫度、包裝形式、處理方式等影響因素,研究扁桃仁、核桃仁在儲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最終確定一套系統化的最優方案,使得旭東食品能順利產出堅果類產品。“當年就轉化了3種迎合市場需求的堅果禮包,一經推出就達3萬余份銷售量,增加銷售收入600余萬元。”
2021年,旭東食品將向10億元營業額發起沖擊,何旭東對這一目標展現出自信,“2017年開始,旭東食品就開始戰略儲備科技成果,我們還有多個校企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中,可以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目前,旭東食品與華中農業大學周彬博士合作的“食品膠體改性與功能評價研究項目”,已攻克瓜子生產中果膠浪費的難題,取得了實驗室階段成功。下一步,旭東食品將進行投產實驗,一旦成功,將對生產線工藝進行大變革。“通過物化結合的方式將原來廢棄的果膠收集起來,進行深加工,變廢為寶。產出的果膠原料也將帶來可觀收入。”
材料既能抗3000℃高溫 又具備“自修復”功能
旭東食品作為“受益方”,因吸納轉化科技成果,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發展。而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則同時為科技成功的“輸送方”與“受益者”。
“由於航天航空行業的特殊性,我們研究所的發明創造,既引領著技術發展,又從科技成果中獲益。”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所長陳波介紹,作為“新武漢造”的快舟固體運載火箭就採用了諸多技術創新,創造了中國航天多項紀錄。
在其研制中,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聯合武漢大學開展結構自適應粘接材料技術攻關。該材料既能抗3000℃高溫又具備“自修復”功能,解決了火箭關鍵部位熱防護難題,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其搭建的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平台,借助相關高校實施交叉融合協同創新,成為設計所響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典型案例。
以航天技術牽引湖北省航天產業快速發展,設計所還開創了“航天質量管理+民企經營體制”新模式。
為支撐該模式的健康發展,設計所踐行“數字航天”發展戰略,與國防科技大學建立協同創新研究中心:採用多學科建模仿真、數字孿生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將裝備論証效率提升50%以上﹔深入開展基於數據驅動的質量管控模式研究,變事后質量復查為過程質量管控,外協質量問題顯著下降。研究成果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獎勵,並實現了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讓企業生命力蓬勃,讓經濟增長突飛猛進,讓科技不再是架子上“展示品”。未來,科技成果將引領產業專業化、智能化、綜合化發展,煥發市場新活力。(阮祥紅 胡紅兵 彭吉鬆 彭輝 李文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