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正式開航一周年。大興機場位於北京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交界處,歷時四年多建成,2019年9月25日正式通航。2020年9月22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第1000萬名旅客,標志著該機場自投運以來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
大興機場的投運給武漢旅客帶來了哪些便利?9月23日至24日,記者體驗搭乘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往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班。
武漢天河機場秩序井然 南航將打造武漢-大興空中快線
9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搭乘南航CZ3137次航班飛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天河機場來往旅客秩序井然。南航武漢休息室工作人員黃婷親眼見証了進入休息室的旅客數量從剛剛復航的個位數增長到現在的百位數,她高興地告訴大家:“出行的人變多,意味著武漢正在復蘇,這座城市正在變回它原有的樣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張沛 攝)
6月9日,南航率先恢復武漢直飛北京定期客運航班,並將武漢-北京航線航班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轉場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行。
目前南航武漢至大興的航班量為每天4班,今年10月25日開始,南航武漢至大興的航班量將增加至每天7班。南航打造武漢至北京的空中快線,將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省心、高效的出行體驗。
飛行時間更省 可累計節省30-40分鐘
經過約1個半小時的飛行,航班落地大興機場,下飛機便來到了機場二層。大興機場地上共五層,第五層是旅客的就餐區,出發層是四層和三層,到達層是二層和一層,還有地下層可以換乘地鐵和城際鐵路。“雙進雙出”,能有效緩解旅客的出行壓力。
大興機場“北京中軸”藝術裝飾(張沛 攝)
大興機場位於北京中軸線的最南端,北距天安門46千米、南距雄安新區55千米。在機場四層的“北京中軸”藝術裝飾,也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借助大興機場地理位置優勢,南航從華南、華中方向往返大興的航班,不必繞行北京市區,相比首都機場,空中時間可節約15-20分鐘,同時,大興機場採用先進科學的跑滑布局與航站樓結構相配合,使飛機無論使用哪一條跑道起降所需的地面滑行時間都能壓縮到最短。南航武漢進京航班,飛行、滑行階段可累計節省30-40分鐘。
南航是大興機場時刻資源份額最大、航班網絡覆蓋最廣、旅客承運數量最多的主導性基地航空公司,承擔大興機場40%航空旅客業務量。預計到2025年,南航在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飛機超過200架。
城市航站樓提前值機 往返北京市區交通便利
大興機場通過構建“五縱兩橫”的交通網絡設施,建立起北京南部、京津冀立體化綜合運輸網絡,打造民航、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市郊軌道、公路無縫銜接的“立體化交通”。
目前,旅客可通過高速、地鐵、高鐵等交通方式前往大興機場。
大興機場城市航站樓(草橋站)(張沛 攝)
9月24日,記者搭乘北京地鐵10號線來到草橋站,換乘大興機場線。在草橋站,遠遠就看到了城市航站樓的指示牌,在機場線進站口旁,有4個值機櫃台,可以在航班起飛前2至6小時區間內提前辦理航班值機和行李托運手續,櫃台附近還有大屏幕顯示航班信息。
“草橋-大興機場”快線的票價為35元,最高時速達到160公裡,僅需19分鐘就抵達了大興機場B2層。
在京雄城際大興機場站看到,京雄城際鐵路已開通了北京西站到大興機場段,大興機場至雄安段於9月16日正式進入聯調聯試動態檢測階段。
“黑科技”落地 提供全新智能出行體驗
來到大興機場乘機,在辦理值機、托運、安檢、登機等手續時,都可以實現無紙化的通關。
大興機場南航自助托運行李櫃台(張沛 攝)
在南航的自助行李托運處,按操作提示掃描証件,核對信息后自助打印出行李憑條,乘客將憑條取走貼在自己的行李上,即可滾動帶走行李掃描,提示已經安檢完成后可離開。放置行李箱的傳送帶人性化地增加了與地面接觸的坡形設計,旅客不用再費勁將行李提起。南航還在大興機場率先啟用RFID(無線射頻)行李條,實現行李全流程跟蹤,旅客可通過APP、微信等多種移動端實時查詢托運行李的行蹤。
安檢環節也引入了智能新技術,隻需要掃描身份信息和刷臉即可通過安檢通道,還能實現人包自動綁定。
大興機場航站樓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構型設計,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造型獨特的C形柱,是大興機場留給旅客最深的印象之一。
來到候機廳,導航機器人小興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設置密碼后可將行李放入“小興”背后的櫃子中,再在“小興”的帶領下去往自己的登機口。工作人員介紹,這批機器人正在調試中。
不記得登機口、座位號?通過智能查詢機,刷臉就能顯示,還能模擬導航步行到登機口。記者在機器前進行人臉識別后,馬上屏幕就顯示了南航CZ3138、目的地武漢、登機口B25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