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武漢市政府出台《進一步完善政策性擔保和紓困貼息機制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意見》(簡稱“惠企八條”),拿出真金白銀,從8個方面為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受到市場主體歡迎。
融資貴、融資難、融資慢問題是擺在很多小微企業面前的一道坎,也是制約一些企業疫后重振的急切問題。此次,武漢市政府從進一步加大政策性紓困貼息貸款力度、成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降低企業融資貸款成本、暢通服務企業綠色通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壓實部門單位主體責任、建立盡職免責機制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千方百計助力企業解困。
“惠企八條”出台后,武漢市財政局組織召開武漢市政銀擔業務推介現場會。15家商業銀行和10家擔保機構現場對接,漢口銀行、武漢農商行、湖北銀行與武漢市政府性融擔機構簽訂了超過300億元的授信合作意向。
武漢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出台“惠企八條”,將政策性紓困貼息貸款額度從600億元擴容至1000億元,力度前所未有。通過貸款財政全貼息、風險財政全兜底、損失財政全補償,既調動了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積極性,又有效解決了商業銀行的后顧之憂,將讓更多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據悉,在前期中央、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支持下,武漢市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成效明顯。截至8月底,全市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9.5%,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同比增長146%,一大批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獲得政策性貸款支持。(記者李思輝、通訊員黃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