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湖北和武漢是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和決戰決勝之地。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在武漢開展。
展覽包括“運籌帷幄、掌舵領航”“生死阻擊、艱苦卓絕”“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疫后重振、浴火重生”“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等6個主題內容展區,共21個單元。1100余張照片、1000余件實物、45個視頻、33個大型場景,再次展現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少親歷者忍不住流下眼淚。
參觀者留言。郭婷婷攝
抗疫英雄看展:要把武漢抗疫精神帶回去
開展首日,一些曾經戰斗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和病患、家屬代表被邀請前來觀展。
在抗疫專題展現場,一台由全息投影再現出的ICU病房,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光影營造出的ECMO設備中,甚至能看到血液流動,感受到生死線的緊張,再現了白衣戰士生死救援的尖峰時刻。
還原方艙醫院場景。郭婷婷攝
“看到這些場景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個時候。”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援鄂醫生姜純國感慨萬分。姜純國告訴記者,他1月27號響應國家號召,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支援,和武漢醫生一起在隔離病房挽救病人。那時候的忐忑緊張,和這次來武漢時的放鬆心情完全不同,現在特別有安全感。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院重症監護科副主任劉壯回憶起支援武漢65天的經歷。他和武漢的醫護人員一起,共同救治了345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型和微重型患者的比例高達88%。
“當醫療隊返回北京的時候,有220名患者治愈出院,令人興奮的是,返京不久后患者清零了!”劉壯高興地說,武漢這場戰斗的勝利融入了每一位來自全國各地醫務人員的力量和心血。他感嘆:武漢的醫務人員是最可愛的人!要把武漢的抗疫精神和抗疫經驗帶回北京,更好地為北京患者服務。
實景再現“兩山”建設過程 和時間賽跑創造奇跡
本次展覽綜合運用圖片、文字、視頻、實物、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表現形式,輔以互聯網+、VR、AR等手段,營造立體展示空間,力圖還原疫情當時的場景。
全息投影再現ICU場景。郭婷婷攝
疫情期間,湖北共建隔離點4079個,隔離房間22.5萬間,設立定點救治醫院255家,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及啟用16家方艙醫院,救治床位11.7萬張。
展覽現場,還原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場面。40000多名建設者為“兩山”醫院日夜奮戰的場景通過視頻和圖片再現。現場還按1:1比例,搭建了一間火神山醫院的病房。
在這背后,是許許多多平凡英雄的身影。正是這些“基建狂魔”創造了“中國速度”“中國奇跡”。
雷神山項目設計組電器設計師朱建周在時間表前凝望。肖璐欣攝
雷神山項目設計組電器設計師朱建周站在雷神山完成時間表前久久不願離去。“感覺回到了建設現場一樣。那時候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其實不僅僅隻有時間上緊張,心裡也非常緊張,但建設過程中的投入讓人忘卻了害怕。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用最短的時間建成,挽救更多的生命。”
情景再現火神山、雷神山建設過程。郭婷婷攝
展區中,有一面青年突擊隊的旗幟。“這旗幟我們走到哪裡,就插到哪裡。”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火神山維保隊青年黨員肖帥告訴記者,“每次看到這面旗幟,就會斗志昂揚,感覺不是在建工地,像在打仗一樣,熱血沸騰。”
疫情暴發,身在廣州的肖帥聽到火神山醫院建設的消息,第一時間開車逆行千余公裡投入到項目建設中,他所帶領的青年突擊隊採用24小時輪班作業模式,完成了火神山醫院項目的風機安裝送電工作。項目交付后,他又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醫院維保工作,出入病房紅區,與重症病人近距離接觸,他以一名黨員的責任心保証了火神山醫院項目的平穩運行,實現了醫護人員的零感染。
他說:“走進展覽館,我仿佛又被帶回到2020年春節抗擊疫情、搶建火神山醫院的那段難忘時光,內心激動又自豪。”
在火神山曾經用過的吊車旁,肖帥感慨萬千,他說,這就是億萬“雲監工”眼中的“大黃”網紅吊車,“兩山”建設者正是操作著他們,才完成了看似難以完成的施工任務,也正是有了億萬“雲監工”的日夜加油鼓勁,才給了我們極速建成醫院的信心。
馳援火神山的大吊車。郭婷婷攝
肖帥說,在未來的日子裡,青年人的大考還會不斷出現,實現經濟重振、建設更多民生工程、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拓展幸福空間的使命一項接著一項,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自覺踐行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國家之需、人民之盼為己任,拼搏奮進、繼續奮斗,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再立新功!
看夕陽的老人流淚致謝:感謝祖國沒有放棄我們
3月初,在武漢戰疫最艱難的時刻,一張主題為“醫患兩人共賞武漢夕陽” 的照片走紅網絡。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身穿防護服的醫生,駐足欣賞落日風景,畫面感人。今日,照片中的主角, 87歲的老人王欣也來到了現場。
看著自己病重中“看夕陽”,病愈后去探望醫生的兩張照片擺在一起,老人感慨萬千。“為了疫情國家投入那麼多,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一個都不放棄,堅決進行救治。我們應當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王欣說。
展覽現場一排顯眼的數據顯示,國家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實行“一人一策,精准治療”,湖北累計治愈病例63623例,治愈率93.4%,3600多名80歲以上老年患者被治愈,其中7名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108歲。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所有治療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
83歲的康復者抗美援朝退役軍人張兆堂在參觀。肖璐欣攝
83歲的康復者抗美援朝退役軍人張兆堂在參觀中也幾度眼眶濕潤。“太感動了!當時的感覺歷歷在目。”
回憶起住院的那段日子,張兆堂說,他特意把所有勛章都戴在身上,給自己鼓勁。“我自始至終都沒有害怕過。沖鋒陷陣上戰場都不怕,病毒就更不怕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火神山醫院說的話振奮人心,我相信國家的醫療實力,也相信同心協力必能攻堅克難。”
逆行白衣天使: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如果說本次展覽中最震撼的,那就是“真人”還原全國醫護人員和解放軍戰士逆行武漢的動人場景。
白衣為甲馳援武漢。郭婷婷攝
2020年除夕,在萬家團圓之夜,全國各地醫療隊伍星夜集結,奔赴武漢。至3月8日,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和965名公共衛生人員馳援湖北、武漢,全國人民把“最硬的鱗”都給了湖北和武漢。
河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主管檢驗室趙明是河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1月27日凌晨4點來到武漢,直到3月5日離開,55天時間裡,基本街上都看不到人。這次再回武漢,去酒店的路上就堵了一個多小時。“這次感受到武漢的生機和活力,內心特別激動。在這裡為這個城市的人民付出過、努力過,特別刻骨銘心。現在看到她恢復,發自內心的開心。”
本次展覽的展線長1445米,展出照片1100余張、實物展品1000余件(套)、視頻45個,設計大型場景33處,互動項目18處,各類展覽要素總計超過60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