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體系 湖北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張沛

2020年11月19日19:56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湖北大冶工業園區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評價座談會(張雪婷 攝)

湖北大悟悟峰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是首批“湖北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得益於氣象部門對氣溫、降水、日照、大氣負氧離子等生態旅游氣候適宜性因素的分析,還針對設計排水、建筑物荷載、防雷等措施提出建議,游客身處其中,既安心又舒心。

近年來,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湖北氣象部門創新工作,基本建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提升氣象服務精細化、專業化、特色化水平成效明顯。

科學指導開發區工業園規劃

為了園區的合理規劃、趨利避害,氣象部門對湖北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証,根據高新區沿江的地勢地形,結合主導產業生產關注的敏感氣象要素,從氣象防災減災、氣候資源保護利用等角度對開發區規劃、建設給予科學的指導意見。

開展區域氣候可行性論証,在城鄉規劃、重大工程、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中規避氣象災害、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效利用氣候資源等方面有著重大作用,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作為全國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証開展最早、完成最多、技術規范最嚴謹、工作體系最完整的省份,湖北率先探索區域評估“多評合一”的服務模式,在全省各類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主體功能區開展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証服務。

“這種做法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與多部門聯合開展區域性統一評價,符合規定的單個項目可不再進行單獨評價,而且始終把生態保護作為首要任務,避免或減輕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受到的氣象災害和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為開發區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湖北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湖北省陸續開展近90個不同類型園區開發區論証項目。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了近40個園區的可行性論証,有力推動了疫后災后復工復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轉入正軌。

精細化服務 助力特色農業發展

小龍蝦產業是湖北潛江的農業經濟支柱產業。為了實現農戶提升農業生產效益,潛江利用“廣播電視戶戶通”“村村響大喇叭”“鄉村振興頻道”等多媒體平台,將氣象與水產專家聯盟制作的氣象為農服務信息,以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用農民最熟悉的語言,為農民提供聽得懂、看得懂、用得上的小龍蝦養殖趨利避害氣象服務信息。

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和精准扶貧氣象保障服務能力,湖北氣象全力打造“鄉字號”為農服務品牌,護航特色農業。

在因地制宜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的基礎上,湖北圍繞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需求,陸續建成油料、水產、蔬菜、茶葉、水果、中藥材、煙葉等一批省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顯著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精准性和精細化,實現全省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標准化、專業化、集約化和品牌化。

湖北省淡水養殖氣象服務中心是全國第二批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將建立布局合理的淡水養殖觀測站網,建設不同養殖品種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形成水產氣象服務技術標准,研發“雲+端”智慧水產氣象服務平台,充分發揮立足長江中下游、輻射全國的有效帶動作用。

同時,湖北氣象部門瞄准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打造氣候宜居、避暑旅游目的等品牌,促進湖北綠色生態經濟發展。

以強基工程為支撐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2020年,湖北遭遇多輪強降水過程。針對長江中下游強降水,長江流域氣象中心密切監視天氣變化,研判天氣形勢發展,運用精准的預測預報結果,為汛期的抗災救災指揮提供關鍵決策依據,贏得長江防汛抗洪主動權。

預測預報能力的提升,與基層台站的建設密不可分。2019年,湖北省氣象局以強政治統領、強文化固本、強服務供給、強業務支撐、強科技創新、強政務服務、強科學管理、強隊伍建設、強財務保障、強設施完善的“十強”建設為切入點,構建適應需求的氣象業務體系、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科技人才體系和科學管理體系,提升基層氣象台站發展質量和效益。

“一本賬”心中有數、“一張圖”清晰明了、“一張網”信息暢通、“一把尺”規范有序、“一隊伍”統籌合力、“一平台”能力支撐——在“強基工程”的推動下,湖北省實現了72個縣市“六個一”標准化建設全覆蓋,提升了氣象災害預警精准化、發布提前量和信息覆蓋面。

(責編:周恬、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