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城市管理 武漢東湖高新城管智能環衛監管平台上線

2020年12月02日09:24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前不久在光谷召開的世界互聯網5G大會,來自行業尖端人士縱論5G技術發展,而在會場外,裝載有北斗智能環衛系統的環衛車輛正在緩緩駛過。

一部手機、一台電腦、一個車載終端,東湖高新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容環衛科的隊員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全區456條道路、260輛環衛作業車輛、92台垃圾清運車輛的運行狀態就能了如指掌。這一切,得益於近日上線運營的北斗智能環衛監管平台。

動動鼠標 保潔車輛作業情況一目了然

每天,東湖高新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容環衛科科長鄭長銀,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登錄智能環衛系統,看看當天道路保潔、作業車輛運營情況,以便及時安排部署當天的工作。

北斗智能環衛監管平台可實時監控環衛車輛運行。(潘婷 攝)

通過這套系統,東湖高新區518平方公裡的數百條道路,有多少台車正在路面作業,是否已經完成了規定的作業,車輛行駛路線如何,動動鼠標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在幾個月前,這一幕還不可想象。

東湖高新區從2001年開始實行環衛保潔全面市場化,全市最早實行環衛作業全面市場化,市容環衛科負責對保潔單位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疫情期間,由於防疫的需要,道路清掃的頻率增加,而具體清掃工作由外包公司完成。道路是否按計劃清掃或清掃效果是否達到要求,隻能靠工作人員現場抽查。科室六名工作人員即使每天24小時巡查,也無法實現全覆蓋。至於對作業過程的監管,更是無法實現。

登錄監管平台可對車輛有效管理調度。(潘婷 攝)

鄭長銀介紹,工作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偶爾會有“偷工減料”現象,比如某一段道路洒水車沖洗后需要機掃車進行作業,確保道路干淨,但是有的保潔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並沒有安排機掃車作業﹔或者車輛上路行駛但並未開展實際作業。

城管部門意識到,急需一個新的管理工具,對室外作業進行全程監管,提高管理效率,把精細化環衛作業落實到實處,提升東湖高新區市容環境水平。

2020年1月,武漢市發布《武漢市北斗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推動基於“北斗+”的智能化服務在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融合應用,推進北斗定位在環衛、渣土車輛上運用,以及北斗高精度定位監測技術在地下綜合管廊設施、地鐵沿線建筑、橋梁隧道高架等建筑上應用,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今年4月,鄭長銀在參加一個共享單車管理會議時,了解到武漢導航院北斗系統在共享單車管理中的運用。他由此想到,是否可以嘗試將北斗系統運用到對環衛作業車輛的管理上?雙方一拍即合。

一個多月后,北斗智能環衛監管平台誕生,今年八月,北斗智能環衛監管平台投入試運營。

讓環衛作業“可管、可控、可視、可評”

武漢導航院工作人員介紹,智能環衛監管平台主要有四大功能:定位監控、軌跡回放、報警提示和報表統計。

讓環衛作業“可管、可控、可視、可評”。(潘婷 攝)

據武漢導航院市場部負責人汪毅軍介紹,系統終端每六秒鐘向后台上傳一次數據,通過數據解算和AI分析,實現了車輛人員到崗、作業路徑、作業時長、覆蓋率、完成率等數據報告一鍵生成,實現了由人工現場查評到系統遠程測評的跨越式發展,讓環衛作業“可管、可控、可視、可評”,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和考核權威。

鄭長銀介紹,由於路面清掃作業工作全部外包,由武漢市財政資金支付相應的服務費用,導致監管部門和外包公司在是否上路、是否作業、是否達到要求等方面產生矛盾。該系統將城管部門、外包公司、作業人員、第三方監管在同一平台下,使用同一個基礎數據來源,各方產生質疑時,系統可提供核查數據。

據了解,保潔企業有一個獨立賬號,可以登錄后台,查看企業旗下車輛作業信息,對人員車輛進行有效管理調度。

武漢賢友保潔有限公司高新區項目負責人王葉水介紹,通過該平台公司可以實現對作業車輛的實時管理。以前,公司為了確保保潔作業效果,會安排專門的人員在責任路段檢查,現在,通過平台即可查看責任路段車輛作業情況。

武漢新城美潔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東湖高新項目經理周洲介紹,公司為了加強管理,在作業車輛上已安裝有GPS,但是隻能實現位置定位,而智能環衛監管平台,可以實現軌跡查詢,車輛取水地點、次數,甚至停留時間均可以查詢。從而對企業形成有效監督。

武漢東湖高新上線城管智能環衛監管平台 。(潘婷 攝)

目前,北斗智能環衛監管平台分為三個部分,環衛作業車輛、垃圾清運車輛監管系統和智能監控平台。東湖高新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城管部門計劃將垃圾分類和渣土車輛管理納入該平台,未來還將計劃把室外作業人員納入系統管理,通過終端,對作業人員的作業時間和軌跡實施精准管理考核。

東湖高新區城管局北斗智能環衛系統的上線,跨出了北斗+城市管理的重要一步,促使“精致環衛”加“智能環衛”落地見效。(郭婷婷 金嬋 潘婷)

(責編:周恬、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