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保護加發展  老城添活力

2021年01月13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0年10月底,日本游客在吹屋地區欣賞保留完好、充滿情調的古街區。
  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位於憲法廣場北側的墨西哥城主教堂始建於1573年,歷時兩個半世紀的建設而成,經過幾次地震的洗禮和震后修復,依舊閃耀著迷人的光輝。圖為墨西哥城主教堂外景。
  本報記者 劉旭霞攝

  法國巴黎塞納河畔城市風光。
  資料圖片

  將老城區保護納入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精心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彰顯城市特色,同時有機融入現代生活,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日本吹屋地區——

  有效利用是最好的保護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

  站在半山腰上望去,一座座低矮的紅瓦屋排列整齊。走進其中,隻見紅褐色的石州瓦深淺不一,與紅色的窗櫺、木門相映成趣。這是日本岡山縣高梁市吹屋地區,一座歷經滄桑、充滿風情的古城。

  日本很重視古城保護,不僅京都、奈良等城市,一些有歷史傳統的小城鎮也完好地保存下來。歷史上,吹屋地區附近發現了著名銅礦和硫化鐵礦,硫化物可以用來制成鐵丹(一種胭脂紅色的顏料),這裡因銅而興、因顏料而富。從事礦山和鐵丹生意的富商們建造了數百座房屋,建筑風格雖然不一,但紅色成為共同的基調。后來,銅礦和鐵丹產業漸漸衰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鐵丹產業停產、銅礦山關閉,吹屋地區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慶幸的是,吹屋古城被完好地保留下來。“最開始都是由房屋所有者保存。后來政府認識到古城區的歷史意義,開始推進保護與改造。”吹屋故鄉村村長戶田誠向記者介紹,吹屋地區面積為6.4公頃,1974年被岡山縣政府認定為故鄉村,隨后被日本文化廳認定為重要傳統建筑物群保存地區,2020年6月再次被日本文化廳認定為日本遺產。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城,當地居民在1978年成立了吹屋城區保存會,專門負責古城房屋修繕、保護和景觀維護工作。“修繕工作分輕重緩急,有人居住的房子、危險系數大的房子優先修理。”兼任吹屋城區保存會副會長的戶田誠介紹說,房主隻需負擔一成修理費用,其余九成由政府負擔。由於經費有限,吹屋城區保存會每年要召開三四次會議,決定先修哪些房子。

  “有效利用是保護古城的最好方法。我們在修理每座房屋前,都會考慮如何有效使用。”戶田誠表示。吹屋小學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木制校舍,被列為岡山縣重要文化遺產。2012年,吹屋小學由於學生減少而關閉。此后,政府對其教學樓進行了精心修復,預計將在2022年作為文化展覽設施對公眾開放。

  近年來,吹屋城區的不少古建筑因無人居住成為空房,如何保護並利用這些空房成為當地政府和民眾關心的事。發展旅游產業成為古城重新煥發活力的一種方式。

  一方面,不斷完善飲食、住宿、交通等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便利。幾年前,高梁市政府斥資3000萬日元(約合188萬元人民幣)對一座古建筑進行修繕,並作為旅館使用。修繕工作採用外舊內新的方式,即在保留外觀的前提下進行外部加固和內部翻新。修繕后的房屋,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現代生活設施,居住體驗大大提升。此外,吹屋地區還專門設置了旅游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詳細的信息咨詢和導游講解服務。

  另一方面,注重保留古城原有外觀與歷史價值。這裡沒有因為成為旅游地而過度商業化,見不到廣告牌、霓虹燈,古民居也沒有被改造成酒吧和飯館。街道兩旁的鐵丹作坊、礦工酒館、傳統藥房、料理屋、服裝店、雜貨鋪雖已不再營業,卻仍然保持著19世紀的風貌。路面是用特殊工藝建成的石子路,既平整又多了一絲古韻。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還復原了320米長的礦山坑道。

  現在,岡山縣還通過線上和線下等多種方式積極推介吹屋地區歷史文化傳統。“現在吹屋城區每年有十幾萬的游客,希望有更多人來這裡旅游,享受自然,感受歷史傳統。”戶田誠說。

  (本報東京電) 

 

  墨西哥城歷史中心——

  長期規劃推動持續修復

  本報駐墨西哥記者 劉旭霞

  墨西哥城的老城區被稱為“歷史中心”,以憲法廣場為中心向外輻射,擁有眾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阿茲特克文明、西班牙文明和現代文明在老城交匯,每年吸引無數游客到訪。音樂會、藝術展、書展等文化活動輪番上演,讓老城區不斷煥發生機。

  “你無法想象在歷史中心生活是多麼美妙!各類節日盛會都在這裡舉行,美輪美奐。”維克多·薩巴拉是歷史中心的文化活動發起人,他一家4口在這裡過著便捷的生活:孩子們走幾個街區就到學校﹔騎自行車半小時內能到達街區各個角落﹔公共交通四通八達﹔餐館、酒吧、商店、博物館、文化設施等應有盡有。

  今天活力滿滿的老城也曾經歷過起伏。上世紀50年代起,由於房屋損壞、拆除以及土地歸屬等問題,人們向外遷移,發展重心轉向城市其他地區。1985年地震導致歷史中心老舊建筑嚴重損壞,進一步加速了老城的荒廢。數據顯示,歷史中心的居民數量從19世紀末的20萬減少到了21世紀初的3.1萬。

  為了讓老城重現活力,墨西哥歷史學家何塞·伊圖裡亞加1964年提出第一個全面救援計劃。1980年,墨西哥城政府將歷史中心列為遺產保護區,並分為中心A區和周邊B區進行治理。上世紀90年代,歷史中心信托基金會成立並致力於管理和協調各機構工作,促進歷史中心的恢復。

  2001年,墨西哥政府聯合企業和公民組織成立墨西哥城歷史中心救援咨詢委員會,提出提高社會和經濟福利、安全與公共服務保障、修復歷史建筑以及解決用水問題等四項計劃,鼓勵居民回歸老城區。“救援項目必須尊重歷史建筑的本來面貌,還應考慮居民的需求”,時任總統福克斯表示要將歷史中心打造成“城市和旅游示范空間”。據統計,2000年到2012年,近34公裡的街道得到全面重建或修復,13.7萬平方米的公園和廣場得到翻新。

  為保留老城原始布局和喚醒城市活力,2011年,墨西哥城歷史中心管理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2011—2016年墨西哥城歷史中心管理整體規劃》,即第一個“六年規劃”。此后第二個“六年規劃”也隨之出台。兩個規劃集納了1980年以來的保護與建設經驗,試圖創建新型管理模式,即將地方和聯邦政府、學術機構、企業、居民等納入管理體系,明確各方責任,並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城市管理標准制定相應的管理指標。

  在整體的中長期規劃下,老城修復工作持續進行。2020年,市政府聯合聯邦政府計劃投資約5.5億比索(約合1.8億元人民幣),用於歷史中心的全面修復工程。9月,市政府和墨西哥國家文物局簽訂協議,決定修復在2017年地震中受損的27座建筑。

  如今,經過久久為功地修復,歷史中心的各式建筑如同一幅歷史長畫徐徐展開。為了盡可能發揮建筑的功效,一些閑置的辦公建筑被出售用作私人住宅,數百座損毀嚴重的建筑在修整后作為民宅使用,老城人氣也不斷聚集,煥發勃勃生機。正如墨西哥著名媒體人雅各布·扎布魯多夫斯基所說:“歷史中心曾經荒廢而危險、人口稀少和問題重重,如今再次成為所有墨西哥人的驕傲。”

  (本報墨西哥城電) 

 

  法國巴黎塞納河畔——

  現代和歷史相映成輝

  本報駐法國記者 劉玲玲

  漫步在巴黎塞納河畔,鱗次櫛比的古典建筑讓游客流連忘返。登上西岱島東側,繞過河邊二手書商的攤位,再穿過幾條細窄古舊的小路,正在維修中的巴黎聖母院便映入眼帘。教堂廣場人流如織,周邊古色古香的咖啡館、酒館,讓人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多世紀前。

  得益於完善的法律和“護舊”的改造理念,法國很多老城區和塞納河畔一樣,在歲月長河中保護和發展齊頭並進,實現了歷史美感和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現在的巴黎經歷過兩次大規模改造。一次發生在19世紀中葉,這次改造基本奠定了巴黎今天的城市格局,但對一些歷史建筑和城市風貌造成了一定破壞。第二次改造始於上世紀60年代,為滿足迅速增長的城市空間需求,巴黎市政府成立了“地區規劃整頓委員會”,決定在注重歷史文化保護的同時,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

  以塞納河畔歷史建筑群為例,按照規劃方案,舊城區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能受到損害,因為“這承載著法蘭西的歷史和文化”。為此,規劃部門沒有拆除舊建筑,而是沿香榭麗舍大街“西移”,在近郊拉德芳斯建設新商務區。如今,被譽為“巴黎曼哈頓”的拉德芳斯新區集中了巴黎大區最多的摩天大樓,擁有上千家企業。該區的標志性建筑大拱門與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同處一條中軸線,彼此遙相呼應,巴黎的現代和歷史相映成輝。被“細心保護”的塞納河畔建筑群在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對巴黎人“護舊”的直接肯定。

  在巴黎歷史遺產基金會負責人若弗魯瓦·沙馬斯看來,法國老城保護的推進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1840年,法國率先頒布了《歷史性建筑法案》。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又陸續推出了其他法律。其中,1962年的《馬爾羅法》與1973年的《城市規劃法》一起構成法國歷史建筑與歷史街區保護工作中最重要的法律防線。

  《馬爾羅法》不僅明確了政府部門和房屋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還首次形成“保護區”概念,對成片的區域進行全面保護。位於塞納河右岸的“瑪萊歷史風貌重點保護區”是法國建立的第一個保護區。按照法律規定,保護區內設立“保護區國家委員會”,由文化部認定和委派的國家建筑和規劃師對建筑按照整體思路進行保護與修繕。

  法國文化部是負責老城區城市規劃以及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除國家級歷史建筑、景觀地、保護區的管理權歸中央政府外,其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均由地方政府管理。每個行政區政府都設置文化事務部,並設有建筑處、文物管理處等具體執行機構。如此細化的管理和保護機制,為老城區歷史文化保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便利。

  現在,巴黎正探索打造“古老與活力並重”的老城區。2019年巴黎市政府推出了“改變塞納河面貌”項目的大型招標活動,吸納了包括城市藝術中心、水上游樂園、品酒坊等多個在年輕人中頗具人氣的項目,希望借此為塞納河畔增添更多現代化設施和娛樂場所。“保護和發展是巴黎現代化建設的‘兩條腿’,政府會在保護的基礎上,推出融合文化和商業價值的項目,使巴黎在保持歷史風貌的同時,不失濃郁的時代氣息。”沙馬斯說。

  (本報巴黎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3日 17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