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中醫社區“中醫養生微信群”裡熱鬧活躍,大家正欣喜期盼著三月第一堂線上課開課。今年2月份,中醫社區便聯合武漢愛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后疫情下的中老年人中醫養生與健康需求”問卷調查,積極促成2021年中醫養生課復課。
和去年一樣,湖北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外治中心的主任醫師吳鬆教授早早調整好了機位,錄制好了視頻,在電腦屏幕前等著線上觀眾進場。吳鬆多年來從事針灸推拿教學科研與臨床工作,是一位醫者、學者,更是一名優秀黨員。
從夏日灼灼的6月到春寒料峭的3月,吳鬆每月堅持到中醫社區錄制1-3節線上課堂,結合實踐經驗,運用PPT深入淺出地為社區居民講解“冬病夏治”“針灸學——任脈及其腧穴”“中醫養生穴位”“匯也三伏,聚也合谷”“艾灸如何預防新冠”等中醫知識,並在交流群裡為居民們答疑解惑。
2021年的首堂中醫課,吳鬆依舊以穴位保健作為課程主題,細致講解了足三裡等穴位取穴及調理動作。“之前上吳教授的課,就學到了很多中醫小常識,堅持每天按穴位,我這個手腳冰涼的情況確實有好轉嘞!”每堂課必學的中醫社區王阿姨說道。
據了解,從2019年2月起,吳教授便受邀在中醫社區開展中醫藥知識講座,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幫助社區老年居民進行疾病預防、健康檢測及養生保健,受到了中醫社區居民們的熱烈歡迎。
2020年6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原本的線下講座改為線上課堂,吳教授繼續通過線上錄制視頻為居民服務。從第一堂課開始,吳教授已累計為中醫社區線上授課400余分鐘,覆蓋200余名居民,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的模范作用,與中醫社區一起攜手守牢了居民的“健康門”。
盡管中醫社區是糧道街面積最小的社區,卻有著豐富的中醫學資源,社區積極連接湖北省中醫藥大學、湖北省中醫院、國醫堂等資源,開設各類講座,開展各種活動,為基層治理賦能,讓傳統中醫藥的特色優勢惠及到更多群眾。
“中醫藥文化進社區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咱們社區中老年居民的中醫健康養生素養,讓更多居民‘知醫、學醫、懂醫’,為社區防疫抗疫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社區書記朱江表示,下一步,社區還將繼續挖掘糧道街中醫藥社會資源,打造糧道街中醫養生特色服務項目,傳播中醫康養旅游文化,豐富糧道街休閑網紅打卡地,切實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文/圖 王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