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學促干、用心用情,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民生實事重點重抓,提升群眾獲得感。全區老舊小區改造進行得怎樣、電線管網是否入地、是否征求了居民意見、居民滿意不?近日,帶著這些挂念,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長、區長張捍聲帶領發改、住建、城改中心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每個改造現場,逐一督導、解決小區改造中存在的困難問題。
武當路街道泰安花園小區原屬於東風公司家屬區,於2020年東風公司完成“三供一業”改造移交地方管理。在現場得知該小區周邊有少數零星樓棟建設時間較早、環境破舊,未納入改造范疇,張捍聲隨即要求街道和發改、住建、城改相關部門本著舉一反三、實事求是的原則將類似共性問題一並納入全區老舊小區改造范疇予以解決。
近年來,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日益成為城市居民的期盼和最大的民生。為此,該區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點內容和政府重大工作,明確責任領導,大員上陣,重點重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進。
目前,全區累計籌措資金14億元,改造老舊小區29個,涉及居民34340戶,其中完成改造20個,正在緊張進行的9個,取得了舊貌煥“新顏”的變化。
常態化下沉社區、村,件件小事暖人心。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區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推進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村)常態化長效化,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居民群眾。
茅箭區行政審批局為老年群體提供幫辦代辦適老化服務。
東風延鋒公司是顧家崗社區轄區企業,2020年公司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移交后,社區平時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困難幫扶等,及時為退休職工排憂解難,得到職工廣泛好評。但受社區場所所限,老年活動室成為職工的“挂念事”。得知情況后,下沉黨員張俊江組織公司、社區和物業負責人,到現場查看,商定解決辦法。很快,由公司提供閑置場所、社區出資裝修的老年活動室投入使用了,每天活動室裡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龔家灣社區裡有一對空巢老人,都身患疾病。其中一位老人生病,下沉黨員用輪椅將老人推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針。“幸好有下沉黨員和社區的幫助,黨沒忘記我們。”老人含著淚說。“居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都在。”社區負責人鄭偉說。
龔家灣社區下沉黨員服務行動困難老人。
三橋社區常住老年人600多名,辦理壽星卡的年審業務至少要轉兩趟車才能到市區辦理點。為此,下沉三橋社區黨員干部聯合市公交集團公司,把壽星卡年審及車城通卡辦理、充值等便民服務送到了居民的家門口。
出實招,方便服務企業群眾。“不要緊,明天上午安排人幫你們在工地放線。”日前,茅箭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相關人員現場辦理企業項目建設困難。
這是該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推行“土保姆”服務項目建設的具體辦法,對每個建設項目從前期規劃、土地手續辦理到建設過程中規劃放線等環節實行專人專班現場辦理,讓企業心無旁騖搞建設。
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前不久,該區行政審批局出台《適老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要求在開發網上親友代辦功能的同時,設立老年人幫辦代辦窗口,在推行電子支付的同時保留現金繳費渠道,特別是醫保、社保、不動產、民政等老年人高頻辦理事項,保留線下老年人等特殊高頻服務事項辦理渠道,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綠色通道,幫助跨越“數字鴻溝”。(圖/文 汪建軍 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