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中黨旗紅”系列報道之一

“紅安繡活”非遺傳承人席和玉的幸福生活

2021年06月10日15:37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編者按:大別山腳下,有著一座革命英雄輩出的紅色之城——湖北黃岡。從這裡曾走出200多位共和國將帥。在革命戰爭年代,黃岡44萬英雄兒女為民族解放獻出生命。國網黃岡供電公司始終沿著先輩的足跡,與紅色老區發展同脈共生、同頻共振,為服務老區人民美好生活貢獻國網力量。

2021年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湖北黃岡供電公司17支共產黨員服務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傳承紅色精神力量,增強為民服務情懷,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沿著紅色的足跡,國網黃岡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用實際行動促發展、保穩定、惠民生,打造用心用情為民服務的“紅色”名片。

湖北紅安,革命聖地,紅色故裡。紅安繡花鞋墊是地道的民間刺繡,歷史悠久,是鄂東地區源遠流長的民間工藝,集日用與審美於一體,為鄂東地區頗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間女工技藝。“紅安繡活”於201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華服務隊隊員上門看望席和玉,了解她的近況和困難。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特殊的歷史背景也為紅安繡花鞋墊染上了神聖的色彩。

革命戰爭時期,紅安七裡坪鎮長勝街上許多老百姓為支援革命,經常為紅軍戰士趕制布鞋和鞋墊。經歷了戰爭風雨的紅安繡花鞋墊是老百姓與紅軍戰士心心相連的象征,也是老百姓對人民軍隊的情感見証。如今,在革命聖地上,紅安繡女席和玉與國網紅安供電公司春華服務隊在紅軍戰斗過的地方又傳出一段佳話。

席和玉參加非遺絕技絕活展演。

6月7日上午,王春華又像往常一樣,帶領隊員來到長勝街“繡活傳習所”看望席和玉。看到王春華來了,坐在輪椅上的席和玉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一邊熱情招呼大家,一邊讓丈夫端茶倒水。看到“春華舅舅”來了,席和玉3歲的女兒“賴”在王春華懷裡不願意下來。

席和玉,國家級、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紅安繡花鞋墊代表性傳承人,家住紅安縣七裡坪鎮鹽店河村幺兒山垸,她從小跟著母親學刺繡,其繡制的作品工藝精細,針法變幻靈巧,圖案嚴謹、繡花色彩華麗,圖案形態清新浪漫、粗獷豪放,逐漸成為當地婦女中能繡會畫的佼佼者。

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改變了她的生活。1994年,當時17歲的席和玉在干農活時不慎從木梯的高處墜落,摔斷了腰椎,造成高位截癱,整天躺在床上,全靠母親照料。長期臥床和需要親人不斷的照顧,席和玉一度對生活喪失信心,萌生了自殺的念頭。

席和玉說自己人生的改變全靠王春華和他的團隊。2012年,王春華得知繡女席和玉的事,特地趕到她的家中,看到席和玉的狀況后,覺得應該讓她重拾生活的信心,王春華首先想到的是必須讓她走出去,接觸社會,看外面美麗的風景。

王春華和席和玉家人溝通好后,和團隊一起租了台車,背著席和玉登上了附近的天台山,讓她感受外面的世界,並開導勸慰她,聊沿途的風景和有趣的事。漸漸地,席和玉臉上有了開心的笑容。

在王春華的幫助和籌劃下,2014年,從小就有著一手刺繡絕活的席和玉,在紅安縣七裡坪鎮長勝街上開辦了一個“繡活傳習所”。如今,她的小店已成為對外推介紅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張靚麗名片,其作品還參加了上海世博會。

席和玉和她的“繡活傳習所”。

期間,席和玉不僅成了非遺文化傳承人,還成了家,生了孩子。席和玉說,這些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華黨員服務隊就像她的恩人,讓她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勇氣,也讓她擁有了一個幸福甜蜜的家。

“謝謝春華服務隊對我的幫扶和關愛,我不會放棄生命,也不會放棄刺繡。今后我會努力做好傳承工作,讓更多人喜歡紅安繡活。”席和玉感激地說。席和玉先后在長勝街“繡活傳習所”舉辦了多期刺繡培訓班,把技藝傳承給了更多熱愛繡活的人。

如何針對“紅安繡活”的具體特征,培植傳承與新生的力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席和玉表示,今后,她將繼續為紅安繡活的傳承和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以感恩之心傳承紅安繡活。

春華黨員服務隊幫扶對象還有許多,每一個幫扶對象,都成為了隊長王春華和黨員服務隊的親人。

“其實我只是用我們微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家一起努力把這種愛的力量和精神傳承下去。”王春華說。

多年來,春華黨員服務隊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做將軍故裡的“雷鋒叔叔”,常態化客串“電先鋒”“電醫生”“電保姆”等各種角色,同時堅持以“春蕾行動”“暖冬牽手”“鄰裡守望”“預見未來”四大服務品牌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在紅安這個革命老區播下了愛心種子,成為了紅土地上一張閃亮名片,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群眾認可。榮膺湖北省電力公司“金牌黨員服務隊”,王春華本人也獲得“湖北好人”、“感動湖北電網十大人物”、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黃岡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圖/文 華濤 姚蘇文 佔鵬) 

(責編:張穎、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