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產”會“賣”的農業全產業鏈如何打造

2021年06月22日09:38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能“產”會“賣”的農業全產業鏈如何打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張勁 胡曼

  湖北“全域協同”和縣域發展短板,差距在農業產業化,潛力在農業產業化,關鍵在農業產業化。

  6月18日,在全省市州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11家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被邀請坐上主席台。圍繞農業如何實現從“賣資源”到“賣產品”“賣品牌”“賣文化”的轉變,如何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實現融合發展,企業家們吐真言、道實情、提灼見。

  產業融合實現農業多元價值

  小小的茶葉,開發成茶多酚、兒茶素、茶皂素,向工業、醫藥等行業延伸﹔優質的大米,吃著香噴噴,做成飲料喝起來也滿口清香﹔高油酸油菜籽,加工效益比普通菜籽油高出3倍……

  會上,企業家們不約而同地表示,打造能“產”會“賣”的農業全產業鏈,是實現農業多元價值的必經之路。

  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寶橋米公司已制定“打造百億產業”的戰略規劃。據該公司總經理彭永洪介紹,依托優質稻產業鏈,公司向前端整合農產品種植,向后端深度開發橋米系列產品。目前,已建立500畝優質稻品種試驗基地,在京山橋米原產地孫橋鎮等地流轉土地1.2萬畝建設核心示范基地,輻射周邊30萬畝﹔引進和自主開發深加工技術,開發休閑食品、米汁飲料等。

  發揮農產品保障功能,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吃健康、吃愉悅,襄陽正大食品透露在全國布局5000個現代化新餐廳、1000個新型零售店。“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均採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屠宰線引進歐洲最先進的荷蘭MPS生產線,年屠宰能力達100萬頭﹔全自動無人生產蒸餃線從日本引進,年產能7200噸﹔全自動鹵肉生產線全線由丹麥設計……”負責人楊秀濤表示,企業有信心讓一二三產總產值突破200億元。

  農業承載著“田園生活”“鄉愁文化”。隨州品源公司瞄准“一朵菇”,希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香菇村鎮﹔土老憨集團走上“賞橘園生態美景、住橘鄉農家民宿、吃橘子特色美食、品橘頌歷史文化”的柑橘產業新路徑﹔華山科技有意將蝦稻共作基地打造成觀光旅游的景點。

  擦亮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

  湖北農產品品牌達4518個,雜而不亮,不少優質農產品隻能默默地成為省外知名品牌“備胎”。

  荊門民峰油脂公司董事長鄧明豐稱,今年該公司“荊花”牌高油酸菜籽油銷售1000多噸,實現產值3億元。他提議,依托“湖北菜籽油”等區域公用品牌和“荊門油菜”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重點培育一個荊門高油酸菜籽油的產品品牌,講好品牌故事。“同時,要持續培育國民對高油酸菜籽油的認知和消費習慣,精准市場定位,壯大高油酸菜籽油在食用油脂細分市場的佔有份額,全力打造荊門的‘一壺油’。”

  針對全省茶葉無性系良種率低、品種多而雜等產業實際,蕭氏茶業董事長肖勇建議,高起點制定鄂茶區域布局規劃,科學劃定我省區域公用品牌的優勢區和最宜區,推廣無性系良種茶苗的種植,優化產品結構,避免同質化競爭,研發培育適應國內外不同市場、不同區域消費習慣的系列茶產品。

  武漢天種公司具有51年的自主種豬育種歷史,一手打造“天種”種豬品牌。在總經理趙祖凱看來,品牌源自技術核心優勢,“我們將進一步與中國農大、華農大合作,利用基因組選擇、基因測序等最新現代育種技術,自主高效選育‘華系’優質、高性能種豬,打造特色種豬品牌。”

  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農業產業鏈姓“農”,一個主要功能是“聯農帶農”。“農民和企業是經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必須讓農民充分享受融合發展帶來的增值收益。”華山科技董事長漆雕良仁坦言。

  華山科技是一家集小龍蝦養殖、加工、出口和甲殼素精深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近年來,公司摸索出與農民互利共贏的“華山模式”,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形成農民增收、村集體增利、企業增效、生態增綠的新型產業聯合體。對區域內的脫貧戶,公司免費提供蝦苗、提供銀行擔保貸款,提供年收入不低於3萬元的就業崗位1800個。今年,該公司榮獲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先進集體。

  勁牌公司自2002年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先后在我省陽新、大冶、甘肅岷縣、河南武陟等地建立糯高粱、稻谷原料及中藥材生產基地,與農戶簽訂單合同。目前,公司通過合同制聯結農戶建設原料生產基地10萬畝,帶動農戶4萬戶,直接增加農民收益1560萬元。針對藥農信息不靈、銷路不暢等問題,勁牌通過“公司+藥材加工廠+藥農種植戶”模式,在全國建設18個藥材種植基地,實行訂單生產加工,產品由公司保價收購。去年,18個藥材基地帶動藥農人均銷售收入8000余元。

  湖北雙港公司建成“蛋雞無抗生態養殖基地”,除了養雞產蛋,還年生產生物有機肥20萬噸。“我們與120多個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簽了合作協議,服務一萬多農戶。”董事長李德勝說。

(責編:張雋、榮先明)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