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武昌:創新形式載體 讓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長血脈

2021年06月30日14:10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黨徽、國旗、探月飛船、深海蛟龍,孩子們用畫筆繪出黨的百年輝煌﹔管弦樂、古箏、歌舞、合唱,學生們載歌載舞表達對黨的濃濃深情。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漢市武昌區充分利用區內紅色資源多、紅色校園文化多的優勢,結合多種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引導全區廣大青年少年“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編草鞋、誦經典 傳承革命精神

“打草鞋來草鞋好,草鞋是咱們的傳家寶。穿上草鞋走如飛,險山惡水當平道。”活動伊始,老師用一曲朗朗上口的《草鞋歌》,開啟了這堂富有教育意義的紅軍草鞋故事講解課。5月17日,武漢市第四十五中學開展了“學習長征精神,爭做紅色少年”主題研學活動,組織全校師生來到教育實踐基地,參與草鞋編織,了解長征精神,以交互體驗方式加深對黨的歷史認知,樹立對黨的感恩和敬畏之情。

“紅軍草鞋是長征精神的象征,在革命年代,紅軍們就是踩破了一雙又一雙的草鞋走完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帶領著老百姓過上了新生活。今天大家回過頭來體驗搓草繩、編草鞋,就是要不忘初心,擔起使命,樹立奮斗新時代的堅定決心。”老師對同學們說。

曇華林閱讀小站作為蒲公英小鎮的閱讀基地,邀請了部分學生的家庭走進小站,在志願者老師們的組織下,開展了"紅船精神代代傳,紅色經典潤童心”的親子閱讀公益活動。

教師志願者葉志聰老師向孩子們推薦了一系列紅色兒童文學經典叢書,帶領孩子們一起聆聽了繪本故事《閃閃的紅星》,孩子們被主人公潘冬子那種勇敢、樂觀、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一起放聲歌唱《紅星閃閃》。

通過紅色經典閱讀,家長和孩子們再一次受到了紅色革命精神的洗禮,激發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赤忱之心﹔親子閱讀,和孩子同讀一本書,既拉近了親子距離,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家風傳教環境,家溢書香共成長,感受書香,閱讀成長。

畫筆繪“紅心” 播下紅色種子

今年6月,武漢市第十四中學“圖說黨史”系列活動之“學生優秀紅色革命繪畫作品”主題展正式開幕。學生們以繪畫的形式再現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他們以中國共產黨發展史為脈絡,採用板繪、素描、水粉、水彩、鋼筆、色粉等不同表現技法,所創作的作品涵蓋九個歷史時期:五四運動、中共誕生與工人運動、創建人民軍隊與農村革命根據地、萬裡長征、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開國大典、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

黨徽、國旗、探月飛船、深海蛟龍……在武昌實驗中學沙湖學校,學生們以書畫的藝術表現手法描繪美好家園、幸福生活,描繪未來城市,科技進步,以此表達全體師生永遠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他們以理想為燈,燃起對美術的熱忱,勃發生機﹔他們以畫板為卷,承載對藝術的渴望,探尋未來﹔他們更以畫筆為路,懷揣夢想,砥礪前行,不負韶華,聽黨話、跟黨走,從歷史中汲取力量。

創新思政課 厚植紅色基因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黨的歷史中發生了什麼大事?”武昌晒湖小學的同學們自己查閱資料,查找在這個時間、地點裡我們黨發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件,寫在紙條上,投入“紅船助力箱”中,為班級贏得助力值。這是該小學今年開展的“紅船競上游”特殊思政課。每個班級都變成了一艘“小紅船”,在黨史的河流裡競爭上游。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昌區各校思政教師積極研讀教材,挖掘黨史教育滲透點,發揮思政課堂主陣地作用,將黨史教育與學科教學緊密融合,舉辦了多場黨史教育主題報告和系列微課分享。初中道德與法治教研員黃志平表示,將深入探索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學科實踐活動。

武珞路中學開展“堅持黨的領導 關心國家發展——‘了解兩會我能行’”學生主題實踐活動,用思維導圖、手抄報、思政小論文形式呈現“我眼中的人大代表”。水果湖一中開展“五育‘並舉’競相齊發踐行‘和美’數我風流”主題活動,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布置最特殊的道法作業。武漢初級中學等學校開展學黨史、學憲法知識競賽活動。

今年以來,武昌區教育系統廣泛開展“綠色教育在武昌”重大主題宣傳,組織各類學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將黨史教育和學科教育有機融合,黨史教育走進課堂,全方位、多層次創新性營造獻禮建黨百年濃厚氛圍。暑假期間,武昌區將以“慶祝建黨百年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圍繞紅色教育、傳統文化、創意美術、成長教育、安全自護等方面在暑期開展托管服務,為全區青少年准備國畫書法、傳統文化-硬絲編、“紅船精神”航模課等共計20余種精品課程,進一步抓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武漢市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武昌區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責編:周恬、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