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 為糧食安全賦能

張沛
2022年04月20日08:08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有收無收在於水”的農諺道出了水利對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眼下正是春季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截至目前,湖北省用於春灌供水5.8億立方米,覆蓋農田面積1000多萬畝,為豐收奠定了基礎。

位於湖北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的漳河水庫,是該省管轄最大水庫。總長7167公裡,分為總干、干、支干、分干、支、分、斗、農、毛9級的13990條渠道,將清澈透亮的漳河水順利輸送到田野中,為漳河水庫灌區帶來勃勃生機。

漳河總干渠渠道及灌區。漳河工程管理局供圖

歷史上的漳河一帶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水在河裡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煙,十年九不收。”為了除水害、興水利,漳河水庫的建設於1958年全面展開。67萬多人參建,歷時8年,幾經輾轉,“移山造海,眾志成城,改造漳河,幸福萬代”的美好願景成為現實。

漳河四干渠永盛渡槽及灌區。漳河工程管理局供圖

“千年‘旱包子’終變荊楚大糧倉。”漳河工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庫建成以來,在灌區糧食安全和區域生態安全上發揮了重要的民生保障作用。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60.52萬畝,2015年至2021年灌區糧食產量由18.68億斤增長至26.61億斤。

每一幅金色豐收畫面背后,都離不開水利的重要支撐。灌區是農業生產的基礎保障。“十四五”期間,湖北除實施10個大型灌區新建擴建工程,還將滾動實施年均100萬畝的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今年將完成35處中型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00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億斤。

“顏家台灌區改造后,顏南渠的水大得、快得讓我不敢相信,再不擔心沒水用了!”荊州市江陵縣秦市鄉吳堤村村民雷超柱站在自家田邊喜滋滋地說。

雷超柱所說的顏家台灌區,地處江漢平原四湖流域中區上游,灌區水系涵蓋6個鄉鎮。灌區自建成以來運行已超過50年,工程設施老化、損毀嚴重,骨干渠道普遍存在淤積、阻水的問題,部分支渠無法通水。

顏家台灌區工作人員介紹,2021年實施改造后,渠道過流斷面擴大,灌溉時開閘后,7到8個小時水源就能到達渠道末端,打通“最后一公裡”。同時,渠道疏挖初砌后,經水流沖擊形成的“大洞”“小孔”“脫坡”等問題大大減少,減少了維修管護頻率,降低了管護成本。

信息化建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智慧型灌區”建設使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裡就能遠程控制閘門啟閉,收集到的流量、水位、雨量等數據及時上傳到平台提高了辦公效率,實現“可看、可算、可調、可查”。

豐水區也重視節水。“湖北水資源總量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湖北省水利廳農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地區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用水定額管理,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潛江高石碑鎮興隆河。 張沛攝

潛江興隆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4.92萬畝,為該市特色“蝦稻共作”“潛半夏”等優勢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興隆灌區管理局負責人寇強華介紹,該灌區完成了農業取水許可証申領工作,安裝在線監測水量設施,按照用水定額,科學分配用水指標,實現農業發展量水而行。

潛江高石碑鎮大嶺村田間“水龍頭”。 王郭驥攝

在興隆灌區所及高石碑鎮大嶺村,農田間,龍頭一擰,清澈的河水奔涌而出。“灌渠從明渠變地下暗管,既節水又不佔用農田面積。”潛江市荊幺河流域水利管理站站長黃祥呈說。

湖北持續開展高標准農田和高效節水工程建設,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積極探索水稻灌區節水減排技術,大力推廣管道輸水灌溉、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堅決遏制大水漫灌現象。到2025年,湖北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提高到0.54以上。

水利工程成為暴雨洪水來臨時守護糧田安全的一張“王牌”。

去年8月,潛江遭強降雨,多條河流接近設防水位。楊市泵站、幸福泵站啟動聯動排澇,伴隨著轟鳴的電機聲,8台泵機火力全開,將城南河、百裡長渠河水迅速抽排入東荊河,使澤口灌區(潛江)近50萬畝農田免受洪水侵襲。

楊市泵站站長衛克好說:“作為水利補短板項目的楊市泵站總裝機4×1250千瓦,設計排澇流量每秒40方,排澇能力滿足二十年一遇的標准。”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把糧食安全這個天大的事情辦好,水利必不可少而且至關重要。”湖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廖志偉表示,將推進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加快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責編:金雨蒙、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