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者,出艙回家(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 |
4月24日,康復者依次從方艙醫院走出。 |
4月24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停車場,記者登上上海閔行客運服務有限公司的一輛大巴。這輛大巴,將前往方艙醫院轉運出艙的康復者回家。
一個小時后,大巴停在閔行區浦江鎮談連方艙醫院門口。200多名康復者背著大包小包,已經在院子裡排隊,經工作人員指引依次登記出艙。
不一會兒,記者所在的大巴上來30多人。原先空蕩蕩的車廂頓時熱鬧了起來。
“終於出艙了,能回家了!”來自山東的小林是一名快遞員,一個勁兒朝記者晃著緊握在手裡的康復証明。有了這份証明,康復者就會被社區接收,開始至少為期一周的居家隔離觀察。
“我在方艙裡住了兩天三晚,照顧我們的醫護人員都很不容易,向他們致敬。”小林說。
“以前大巴會將每個康復者送回社區,但這樣轉運效率太低,時間都耽誤在前往不同社區的路上,車輛根本不夠用。所以我們優化了轉運流程,將出艙人員集中轉運到各街鎮安排的集散點,再由街鎮組織小型車輛送他們回社區。”上海閔行客運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陸塬介紹,現在運轉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還能縮短司機每次出車的時間,避免疲勞駕駛。
20多分鐘后,大巴到達浦江鎮的集散點,車上所有康復者下車,排隊核對信息,隨后按照就近原則被小車送回各自社區。
截至4月26日,上海閔行客運服務有限公司共轉運康復者近8000人。“我們在轉運隊伍中組建了臨時黨支部,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陸塬說,“司機們在轉運工作中均為閉環運輸,盡力克服就餐、如廁等方面困難。目前,轉運隊伍做到了車輛零拋錨、事故零發生、轉運零失誤、人員零感染。”
“一想到回家,就有說不出來的高興!”來自陝西的康復者劉先生登記完畢,坐進小車裡,回頭對記者邊招手邊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7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