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武漢川江池邊一流“定制化”醫院已成形

2022年05月04日08:29 | 來源:湖北日報
小字號

武漢經開區腹地,川江池南側,一座功能國內一流、規模華中最大的同濟國際康復醫學中心主體建筑已經成形。五一期間,項目加緊進行機電安裝等內部結構施工 ,沖刺年底基本建成,明年6月投入使用。

它的投用,將幫助更多傷殘者恢復身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幸福感,成為湖北省康復醫學的新基地。

巨型“脊柱”有乾坤

同濟國際康復醫學中心整體造型立體別致,主體建筑空中俯瞰呈“X”型與“V”型,分別是康復醫療中心主樓、康復培訓中心及康復裝備研究中心主樓。

“項目規劃用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主樓之外還包括區衛生應急指揮中心和120急救指揮調度中心、高壓氧艙等。”項目總工程師史曉亮介紹,項目總投資12.5億元,由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承建,去年7月開工。

走進工地,“叮叮當當”施工聲回蕩在樓間,所有建筑物已經全面封頂,目前正在抓緊內部砌體施工、屋面防水和安裝通風、給水管道等。

康復醫療中心主樓可提供906張病床,“X”造型的“脊柱”中心,鋼結構桁架角度不一、造型各異。

“這樣的結構能使建筑姿態穩固、內外通透,獲取更大採光面,讓住在這裡的患者感受舒適。”項目部設計負責人李鴻浩介紹,設計中還有諸多這樣的考慮。比如,大樓樓頂設置了近千米的鋼制花架,配合樓頂綠地,以營造舒適的就醫、康養環境。

醫療物資自動傳輸

“項目設計和建造從功能性出發,兼顧使用舒適度、便捷度,可謂是一座‘定制化’醫院。”李鴻浩說。

來到康復治療區,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制懸挑回廊映入眼帘。原來,這是輪椅坡道和負重訓練樓梯。“以前的康復訓練室,隻有小型的坡道和樓梯。這裡有1500平方米,坡道和負重訓練樓梯聯通7到8層,能提供充分的康復訓練條件。”技術人員任天一說,這樣的環境和條件,在建造之前就已“定制”好。

康復醫療中心主樓內,近三分之一的區域用作醫療康復,包含了針灸、推拿等傳統康復醫療,天軌牽引、水療等新型康復醫療以及各種恢復訓練區域,如ADL(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區、OT綜合訓練區、SET懸吊訓練區等,能夠為病人的康復治療提供全套、專業的療程,類型齊全,國內一流。

李鴻浩介紹,為提高醫院工作效率,項目還將採用同樣是國內先進的“箱式物流”技術,在大樓負一層設置橫向傳送帶,6部豎井提升機,能將周轉箱循環輸送到大樓不同樓層和位置的20個站點,實現全院醫療物資的自動化傳輸。

“‘五一’期間,同樣是700多人不停工,封閉式施工。力爭高質高效建成項目,讓更多患者早日享受先進的康復條件,提升生活質量。”總工程師史曉亮表示。(周三春、謝杰夫、雷咚咚)

(責編:郭婷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