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恩施爭當“兩山”實踐創新排頭兵

2022年06月05日08:43 | 來源:湖北日報
小字號

萬裡長江,奔騰不息。進入湖北,第一站是巴東。

漫步峽江兩岸,山水相映、綠樹成蔭,公園點綴其間。構建長江生態屏障,投資20億元的巴東長江庫岸治理接近尾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1年10月,恩施州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恩施州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州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探索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化的有效路徑,持續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加快實現“金山銀山”價值,爭當“兩山”實踐創新排頭兵。

污染防治攻堅持續加力

5月28日,清江附近的恩施市譚家壩村,大沙壩污水處理廠正在滿負荷運行。

一組組跳躍的數據,顯示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夏克偉表示,該項目總投資9.7億元,一期建設規模5萬噸/日。去年,大沙壩、官坡和紅廟三座污水處理廠同步運行,恩施州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

守護綠水青山,恩施州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重拳治氣——整治“散亂污”企業100余家,全州清潔能源總裝機突破470萬千瓦。全州8縣市空氣質量穩居全省前列。今年一季度,納入國家考核的州城恩施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87天,優良率96.7%,均居全省13個國考城市第1位。

統籌治水——長江巴東段和清江進行綜合治理,實施“十年禁漁”,出恩施州境斷面水質始終穩定在Ⅱ類以上。建成93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全部達到一級A標准。2021年,全州25個國考、省考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國考斷面水質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排名第20位,全省唯一。

全力治土——治理酸化土壤297萬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化肥使用量連續5年實現負增長,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保持90%以上。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恩施的“顏值”更高了。

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局長盧智繪表示,該州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連續3年獲得優秀等次,生態考核連續7年獲得優秀等次,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6個,生態環境狀況全省領先。

做強兩大富民產業

5月27日,鶴峰縣走馬鎮木耳山,萬畝茶園風景如畫。每片“責任田”前都矗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種茶所使用的有機肥料名稱、數量等。

上世紀90年代,這裡還是一片荒坡,如今已變成“中國最美的30座茶山”之一。近幾年,鶴峰縣大力發展有機茶,一舉摘獲“全國茶葉全域有機示范縣”稱號,國內有機認証(含轉化)面積10.66萬畝,成為中國有機茶第一縣,茶葉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地區。

好山好水出好茶。2021年,恩施州種植茶葉180萬畝,位居全國第四,綜合產值達170億元,帶動83萬茶農增收。恩施玉露、利川紅、巴東紅、伍家台貢茶等恩施硒茶品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好生態造就好風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世界硒都、土苗風情,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巴東綠蔥坡滑雪場運營后,鎮上的農家樂、民宿增加到100多家,出現一桌難求、一床難求的火爆情形,昔日的煤礦鎮華麗轉身。利川蘇馬蕩、咸豐坪壩營、巴東野三關、建始花坪等一批避暑小鎮,受到全國游客追捧。“絕壁花海”油菜花節、關口葡萄採摘節等各類鄉村游更是遍地開花,蓬勃發展。

2021年,恩施州接待游客6681.68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422.61億元,50萬人吃上“旅游飯”。

此外,利川大黃、利川莼菜、咸豐雞腿白術、鶴峰葛仙米、恩施富硒土豆等地域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美名遠播,打開一條條致富通道。

積極開發林業碳匯

5月25日,國網巴東縣供電公司野三關供電所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正式投運,實現了供電所辦公樓100%清潔能源供應和“零碳”運行,這是我省首個“零碳”供電所。

“供電所年辦公用電量大約在4萬千瓦時,目前屋頂光伏項目年發電量預計在4.5萬千瓦時左右,可以滿足辦公用電需求,相當於年減排二氧化碳44.8噸。”供電所所長鄭學華說,“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實現了辦公區域綠色用能。

“從來沒像今年這樣受青睞。”恩施州林業局副局長雷天兵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春節過后,州縣兩級林業部門至少接待了50多家外地投資商,隻談一件事:林業碳匯。

林業碳匯是中國核証自願減排量的一種,利用森林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按照規定與碳匯交易相結合,是碳交易的補充產品。

行業人士分析,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去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成立,交易中心和登記系統分別設在上海、武漢。林業碳匯交易的呼聲和腳步也漸行漸近,豐富的林業資源成了“聚寶盆”。

2021年,恩施州森林覆蓋率達到69.2%,位居全省前列,森林面積達166.15萬公頃。據測算,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積量,可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一畝成熟林地的固碳能力約為24.5噸/年。

“為搶抓‘風口’做好准備,恩施州積極探索、穩妥推進林業碳匯。”雷天兵表示,該州大力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確權登記,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全面實行經濟發展和生態產品價值“雙評價”“雙考核”,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體系和生態產品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價值實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雷闖 通訊員 於苗 羅玉梅)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