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區 打造新時代“祖國立交橋”

周恬 張沛
2022年06月09日16:04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這是您的登機牌,請收好!”6月1日,湖北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迎來200余名“模擬乘客”,他們攜帶200余件行李依次進行人工值機、行李托運、安檢、候機、登機等流程。機場通過模擬旅客流、行李流、交通物資流、信息數據流4個主流程,對相關設備進行測試調試。這次綜合試運行測試是為機場6月底通航所做的准備工作。

鄂州花湖機場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按照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5萬噸的要求設計,建成后將填補我國專業貨運機場的空白,與武漢天河機場共建湖北民航“客貨雙樞紐”。鄂州花湖機場項目是湖北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區、打造新時代“祖國立交橋”的生動縮影。

湖北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具有承東啟西、接南納北、得“中”獨厚的區位優勢。作為全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湖北正以跨越之姿、攻堅之志、擔當之責,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一曲交通強國之歌,正在荊楚大地奏響。

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鄂州花湖機場供圖

九省通衢 綜合交通主骨架加快形成

蔚藍的天空下,一座座橫跨長江的大橋,繪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從萬裡長江第一橋到長江武漢段11座大橋投入使用,武漢書寫著遇水架橋的奮斗史。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故事,每天都在續寫。2021年2月、4月、7月,宜都、青山、伍家崗三座長江大橋先后通車。同年9月,棋盤洲、武穴、赤壁3座長江大橋相繼通車。長江大橋建設1天通車2座橋、1個月通車3座橋、8個月通車6座橋,在湖北交通建設史上均系第一次。

作為織密交通路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拔地而起的大橋,讓武漢城市圈兄弟城市之間過江變得更加快捷,為推動長江中游三省協同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公路總裡程約30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已達7378公裡,形成了“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骨架網。

“軌道上的湖北”正按下快進鍵。“十三五”期間,湖北成功完成鐵路運營裡程1155公裡,總裡程約5200公裡,高速鐵路裡程超過1600公裡。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鐵路網已然鋪開,高鐵和動車組開行覆蓋全省大部分市州。

4月22日,黃(岡)黃(梅)高鐵以320公裡的時速,從大別山麓疾馳而過,從此打通了革命老區通往外界的大門,讓黃州、浠水、蘄春、武穴等多個縣市邁入現代化,融入統一大市場。黃黃高鐵隻有126公裡,卻承擔著“連貫東西、串聯南北”的重任,拉近了湖北至長三角地區的時空距離。

隨著高鐵“朋友圈”不斷擴大,湖北快速溝通全國大中城市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依托大江大河,水運在湖北的綜合運輸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湖北省航道裡程9067公裡,可通航裡程總計8667公裡,其中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裡程達到2090公裡,互聯互通的水運骨架已初步形成。去年湖北省港口吞吐量累計完成4.88億噸,與2020年同比增長28.58%。

三峽樞紐宜昌白洋港二期建設正如火如荼,該港軌道與紫雲鐵路對接成功,是國內首條引入碼頭平台的集裝箱新型鐵路。

從“位置好”到“功能強”,“聯運”正成為湖北交通建設的重要關鍵詞。湖北吹響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號角,重點打造多式聯運集疏運基礎設施,投資1623億元建設72個“鐵水公”重點交通項目,補齊多式聯運“連而不暢、鄰而不通”等“最后一公裡”短板。

湖北7家機場統一運營,形成航空運輸一張網。5月19日起正式運行、連接我國南北方的民用航空通道京廣大通道,與滬蓉大通道在湖北形成“十”字立交。調整后,武漢天河機場單日進出港航班能力將達到800架次,比目前提升30%。省內其他支線機場的航班容量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保神高速公路后坪互通。湖北交投集團供圖

筑牢底盤 交通成為經濟發展硬支撐

一條高速路,就是一條致富路、一條經濟帶。

端午小長假后,襄陽市保康縣堯治河村村民宦玉卓看著自家農家樂營業額笑得合不攏嘴:“到了旅游旺季,我們全村的客房‘一床難求’,我的農家樂也是每天‘加餐’。碰到小長假,我得多請幾個幫手才行。”

堯治河村磷礦資源豐富,過去靠挖礦發展經濟,如今打造綠色礦山,村民吃上旅游飯。昔日的礦村現在建成了農耕文化博物館、中國磷礦博物館等景點,廢棄的礦洞利用三維激光掃描、VR技術變身成為三界洞天景區,成為熱門“打卡地”。

2021年5月28日,保(康)神(農架)高速通車,為湖北“縣縣通高速”添上“畫圓”的一筆,也為曾經封閉的堯治河村送來了源源不斷的游客。目前堯治河村打造出3個國家4A景區,年接待游客6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億多元。

湖北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龍傳華說:“湖北省80%的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由我們承擔,10年來我們將80%的資金投向幕阜山區、秦巴山區、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等地,幫助1000多萬群眾增收。”如今,一條條高速公路猶如一條條玉帶盤活了沿途經濟,村民告別了窮日子,走上了致富路。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內陸開放新高地盡顯活力。

5月17日上午10時,汽笛長鳴,一趟編組30輛、裝載有1650噸硫酸銨等化肥原料的集裝箱貨物列車,從武鐵灄口物流基地發車,開往老撾琅勃拉邦火車站。

“以往貨物出口到老撾,先走水路轉海運再轉公路運輸,耗時二十多天。現在通過國際貨運列車陸路運輸,最快隻要7天,時間節約了一半以上,真是太便利了!”本趟集裝箱貨物的貨主,武漢江洋雲海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雲峰欣喜地說道,“以后我可以逐步把貨物出口到更多的東南亞國家。”

這是湖北開行的首趟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進一步暢通了湖北與東南亞國家主要城市之間的貿易通道。至此,武漢形成中歐班列、中老國際貨運班列兩大鐵路跨境貿易通道。目前,中歐班列(武漢)貨物來往地已經遍達歐洲、中亞和西亞。

江海直達,黃金水道的“黃金效應”正在不斷釋放。

5月28日,在武漢陽邏港碼頭,一艘載有化工產品、汽車零配件、防護用品等貨物的國際直航貨輪緩緩啟動,駛往韓國和日本。

“以前從陽邏港出口貨物,隻能先用小船運到上海洋山港等港口,再換海船出海。”湖北中外運船代公司副總經理胡海說,“開通武漢至韓國、日本的直航航線后,貨物不用再到上海中轉了。不僅能節約貨運時間,還能節約不少運輸成本。”

今年以來陽邏港資源整合,一、二、三期碼頭一體化運營,船舶待港時間平均減少12小時,碼頭作業效率提高了30%。

目前湖北依托陽邏港,建設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提供支撐。

國際直航貨輪正在長江航行。人民網 周恬攝

擘畫藍圖 交通強國示范區大有可為

2022年,湖北省交通領域重點工程投資建設喜訊頻傳:一季度,湖北完成交通投資284.2億元,同比增長22.6%,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在去年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200.9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力爭完成1300億元。

交通投資標出新高度,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5月21日,湖北省黃岡市近郊機聲隆隆,車輛穿梭,作業繁忙。一座雙層世界級大橋——燕磯長江大橋北主塔首樁順利灌注,標志著大橋全面開啟樁基施工大干階段。

4月24日,55301次復興號列車從襄陽東站准點發出,全長1063公裡的鄭(州)萬(州)高鐵載荷運行。目前,鄭萬高鐵襄(陽)萬(州)段正進行聯調聯試,為沖刺上半年通車做最后的准備。

4月19日,在漢江雅口航運樞紐施工現場,工人正在給近35米高的船閘控制樓澆筑混凝土。集通航、用電、灌溉、旅游等功能於一體的漢江雅口航運樞紐工程,目前兩台發電機組順利通過並網安評,主體工程按下“快進鍵”。

項目高效推進,規劃接連發布,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區的戰鼓已然擂響。

2019年10月,湖北入選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力爭用3-5年時間,在內河航運、農村公路、智能交通、交通運輸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多式聯運等6個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可推廣經驗。

2021年11月,湖北發布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構建“三樞紐、兩走廊、三區域、九通道”的綜合交通運輸空間格局。到2025年,建設高水平的“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形成湖北“123出行交通圈”,依托航空、高鐵,融入“全球123快貨物流圈”,交通強國試點領域實現突破,走在全國前列。

放眼望去,如今的荊楚大地上一條條公路連線成網,一道道鐵軌四通八達,一艘艘巨輪揚帆遠航,一架架飛機藍天翱翔……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藍圖在案,勇毅前行。湖北以攻堅克難的斗志,拼搶實干的精神,向交通強省邁進。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