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十年間,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

數字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本報記者 王 政
2022年10月02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工信部
  制圖:蔡華偉

  金秋的內蒙古自治區阿裡河國家森林公園色彩斑斕,一列森林蒸汽小火車穿梭在蒼莽的大興安嶺林海中。不少游客拿出手機,拍攝照片、視頻,與網友分享這壯美的生態畫卷。

  “4G信號全覆蓋以來,景區開設了慢直播,點擊量超百萬,吸引近10萬名游客慕名而來。”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工信部第七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全面展開。如今,林區公網通信覆蓋率由不足10%提升至50%,重要節點、重點區域、主要干線4G網絡覆蓋率接近70%,初步實現了林區工作業務數字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指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數字經濟發展“基座”不斷夯實

  “偏遠牧區通了4G信號,在家裡就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看牧場、為牛羊飲水機水槽自動上水,還可以通過網絡把草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右旗芒來嘎查牧民米吉格道爾吉說,有了網絡,草原上的羊就有了電子檔案,“西旗羊肉”已經成為當地知名品牌。

  架起“網絡高速路”,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十年來,中央財政撥付補助資金先后支持1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建設7萬個4G和5G基站。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

  電信普遍服務不斷完善,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基座”不斷夯實的縮影。十年來,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十兆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已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

  用戶更多,覆蓋面更廣。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5G基站開通數、移動電話用戶數全球第一﹔我國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66億戶,固定寬帶網絡規模全球最大。

  網速更快,平均資費更低。2015年以來,固定寬帶和4G用戶端到端平均下載速率提高7倍,單位流量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

  數字產業化深入推進,支撐能力更加堅實

  今年中秋節剛過,中國聯通張家口(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內一派繁忙。這座京津冀區域在建等級最高、機架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現已啟動首期運營,於今年8月中旬交付,正迎來第一批定制化客戶入駐。

  河北聯通相關業務負責人蔣浩介紹,該園區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的網絡重要節點,可為京津冀重要客戶提供超高水平算力服務,全面促進環首都區域數據中心的高質量發展。

  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過30%,其中,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

  十年來,我國數字產業化快速發展。初步構建起先進完備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部分領域完成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雙輪驅動,對數字經濟的支撐能力更加堅實。

  信息通信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電信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1.0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萬億元﹔截至2021年底,網民規模達10.32億,比2012年增長了83%。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高速增長,2021年,業務收入分別達到94994億元和15500億元。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等基礎軟件成熟度與國際主流產品差距顯著縮小,加速從“可用”向“好用”邁進。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智能芯片、開源框架等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智能傳感器、智能網聯汽車等標志性產品的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產業數字化動能加快釋放,助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機器人智能補噴、內膽智能激光焊接、視覺識別檢測、關鍵設備100%互聯可視、故障信息智能遠程推送、設備遠程操控……走進位於河南鄭州經開區的海爾熱水器互聯工廠,仿佛進入了一個機器人的世界。

  “我們融合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發展行業技術融合應用63項。”工廠有關負責人介紹,與傳統工廠相比,生產效率提升31%,產品質量提高26%。

  十年來,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已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智能制造供應商近百家,服務范圍覆蓋90%以上的制造業領域。截至今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32個重點平台連接設備超7900萬台(套)。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75.1%,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31.1和26.3個百分點。

  站在新起點,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數字經濟必將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2日 04 版)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