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智慧養老托起“最美夕陽紅”

周倩文 薛蒂
2022年10月02日07:58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相關數據顯示,湖北省60歲以上人群超千萬。養老,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命題。早在2019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進一步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如今,在湖北各地,更智慧、更先進的養老模式不斷興起,為老年人造福。

老人健康數據實時上傳雲端

醫養結合服務精准推薦

湖北省鐘祥市冷水鎮衛生院作為湖北省醫養結合示范基地之一,基地服務輻射冷水鎮及周邊鄉鎮近4萬人口。

今年,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醫養結合服務團隊(以下簡稱“國創中心”)與鐘祥市冷水鎮衛生院簽訂了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建設協議,積極探索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為近一萬老年人提供更可及、更優質的多元化醫養結合服務。

“依托醫養結合社區大數據管理平台,老年人健康檔案和體檢冊數據可以隨時導入,並基於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專家團隊制定的健康等級評估模型,對基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精准分析和評估,確定老年人的健康等級,可分為一般人群、關注人群、重點關注人群。”該項目團隊負責人介紹,根據模型,針對不同健康等級的老年人對應推薦不同的醫養結合服務,實現醫養結合服務的精准推薦。

如今,該院配備了健康一體機,每天測量老年人的血糖、血壓、身高、體重、BMI等數據,實時上傳至醫養結合大數據平台,進行老年人健康狀況趨勢分析。

這樣的技術,正是國創中心智能健康屋項目團隊的重要成果。

“2019年丁烈雲院士團隊開始策劃,如今已三年時間,從用戶使用與醫生們的反饋來看,我們預計再過三年正式投入市場大面積使用。”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迎表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AI算法,形成了一套產品,把醫療資源變成一種養老資源,使得這種診斷不再有太高門檻,不需要佔用很多醫院的資源,把醫生的經驗普及給公眾,尤其是那些不便去到醫院的人。

醫養結合大數據平台已試點檢測超百萬人

智能健康屋服務成廣泛需求

“這個系統(智能健康屋)主要就是通過監測判斷養老者身體狀況,進行預判與大數據分析,精准對接他們的需求。”智能設備基於大數據建模,以人工作為輔助對人進行綜合判斷,還有醫生在雲端參與、比對,保証結果科學准確。周迎表示,“在使用智能健康屋的設備時,居家人可以自主操作。但是老年人的心理環境、接受度也不一樣,費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心理標准。我們的目標是把價格控制在5000塊錢以下,服務於更多中老年人。”

老年群體每天的身體情況如何、有哪些需求,很難做到每天逐個了解。這時,更智能的設備和服務成為社會廣泛需求。

據悉,國創中心項目團隊的核心產品,醫養結合社區大數據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00多萬人進行試點檢測,通過聯網的平台去梳理數據以協調服務資源、將醫生的知識模型化后進行服務。在這一平台,可以看到一個幾十萬人的社區老年人整體的情況,除了監測,項目團隊還根據老年人不同的身體狀態推薦相關護理與服務。

數字化服務讓居家養老更省心

武漢市今年將新增家庭養老床位3000張

智能化養老,是被廣泛接受的養老服務發展方向。

除了周迎教授團隊智能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在湖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參與到這一領域,讓養老變得更加舒適、省心。

在武漢市江夏區,數字化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已經在很多老年人家裡成功應用。老年睡在床上,隻需按一下按鈕,就能啟動家庭床位語音交互系統,不但可以獲得專業醫療人員的診療,還可以請附近家政人員上門服務。大到問診、送醫,小到晒被子、剪指甲,全部囊括其中。老人們家中還有智能攝像頭,實時畫面連接社區呼叫應答中心。

目前,該平台已與全國數百位全科醫生簽署協議,一對一在線問診。平台接線員會根據老人需求,將電話轉接給相應科室的醫生。該項目還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可以實時查看醫生問診記錄及健康數據。

這樣的智慧養老方案,在武漢已經並不鮮見。早在2019年,武漢就被列入首批全國人工智能條件下養老社會實驗試點城市,並出台《人工智能養老社會實驗工作實施方案》。武漢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武漢將繼續推進人工智能養老社會實驗試點,優化市區養老服務平台功能,持續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新增家庭養老床位3000張,居家上門服務1.1萬人,適老化改造2500戶。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