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竹山:擦亮三張金名片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09月10日09:04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國內外名精英釣手參觀竹山綠鬆石展品。章偉攝
國內外名精英釣手參觀竹山綠鬆石展品。章偉攝

金秋9月,漫步湖北省竹山縣上庸鎮聖水湖旅游度假區,一邊是碧波蕩漾、魚躍鳥飛、楊柳依依,另一邊則是游客嬉水、快艇飛馳的歡快景象……

聖水湖旅游度假區是省級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域為8平方公裡, 潘口電站建成運行后,形成了“四水歸池”自然山水奇觀。9月8日,“竹山綠鬆石杯”2023中國國際舟釣錦標賽在這裡舉辦,廣大參賽選手在交流舟釣技藝的同時,感受大美竹山的獨特魅力。

竹山縣的美,不僅僅因為它依山傍水,更是因為竹山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瞄定“建功綠色低碳示范區、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縣”目標,加快構建“做優縣城、做強三區、振興全域”區域布局,常態化實施“綠水青山”管護項目、“金山銀山”轉化項目、“富民惠民”配套項目,持續擦亮綠茶、綠水、綠鬆石“三張金名片”,一筆一畫繪就“大美堵河、美在竹山”的新畫卷。

萬畝茶園帶來綠色前景

“茶園管護人員可通過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設備,根據季節和茶園實際情況,調整水分供給和肥料中氮、磷、鉀比例。”9月8日,在竹山縣寶豐鎮龍井村智慧茶園基地,系統操作員張道平一邊操作設備一邊說。放眼望去,茶園裡茶樹長勢良好,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設備為茶樹提供“營養餐”,滿足其水分、養分需求。

今年竹山縣獲得5000萬元公益金支持,有了資金支持,龍井村按照“產業大腦 數字工廠”與“鄉村大腦 未來鄉村”建設理念,打造智能灌溉管理中心、智慧茶園數字管理平台、茶葉品質可溯源系統平台,為現有2200畝生態茶園配套噴灌、滴灌、軌道機等實用設備和土壤、氣象、虫情、水環境等多種監測系統,實現茶葉生產全過程監管、茶葉質量全過程追溯。

茶葉是竹山縣鄉村振興主導產業。今年4月,該縣竹茶集團現代茶產業園智能化生產線正式投產。該項目佔地150畝,總投資10.5億元,按照“1個集團1個產業聯合會+首期40家加盟茶企10萬畝基地”模式建設,具備智能生產、冷鏈倉儲、物流配送等6大功能,年產量達2000噸,標志著該縣傳統茶葉加工向清潔化、工業化、現代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

一泓清水孕育產業航母

9月9日,筆者在竹山縣潘口庫區看到,潘口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該電站是該市首個核准並開工的抽水蓄能電站,自2022年12月份開工以來,政企雙方緊密配合,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堵河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干流149公裡縱貫竹山全境。

該縣依托豐富的水能資源優勢,謀劃建設抽水蓄能項目,實施抽水蓄能攻堅行動,普查篩選11個優質資源站點,總裝機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其中,潘口3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已開工建設,天池嶺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今年可具備核准條件。同步推進實施“光伏 ”工程,結合抽水蓄能項目,計劃配套建設100萬千瓦光伏電站,力爭2030年全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340萬千瓦,建成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

目前,該縣以水電、光伏為主的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90萬千瓦,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發電收入10億元、納稅1.3億元。

竹山因水而美、因水而興。近年來,該縣著力實施縣域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集鎮和園區污水管網、庫區消落區污染防治物理隔離“三個全覆蓋”工程,通過開展全域綜合治水,筑牢水質安全保護屏障,補齊短板固防線,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送”。

點石成金打造百億產業

在“竹山綠鬆石杯”2023 中國國際舟釣錦標賽開幕式現場的展區內,精美的綠鬆石挂件、擺件、手鏈等,讓國內外的精英釣手們愛不釋手。

竹山縣委、縣政府以此次國際大賽為契機,借勢宣傳,以賽促銷,將在大賽期間舉辦以“竹山綠鬆石、吉祥傳家寶”為主題的展銷活動,提升竹山綠鬆石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形象,為竹山綠鬆石百億元產業建設賦能。

2022年10月,“竹山綠鬆石”馬德裡國際商標成功注冊,這是該縣獲得的第一個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PO)國際局頒發的品牌類國際証書,對推動“竹山綠鬆石”品牌化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竹山素有‘世界綠鬆石之鄉’和‘國際綠鬆石之都’的美譽,是公認的世界綠鬆石資源集聚度最高、品質最好的富礦區。”竹山縣綠鬆石產業服務中心主任田勝國介紹,該縣綠鬆石儲量在5萬噸左右,佔全國70%、世界50%,潛在價值5000億元以上,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地。

綠色是竹山最鮮明、最厚重的底色。作為湖北省首批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縣之一,該縣將同步推進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進一步提升全域水質和生態環境質量,譜寫美麗竹山、富裕竹山新篇章。(董武、向繼華)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