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扛源頭擔當 保碧水北送

在湖北省十堰市泗河污水處理廠的人工快滲池內,碗口粗的水管一字排開,一根根水柱從水管的細孔中噴出,在空中閃轉騰挪后劃出一道道銀絲般拋物線。經過河砂過濾后,干淨清澈的水緩緩流入泗河。
北京水利專家團考察調研丹江口水庫庫區。呂世銀攝
10月19日至21日,北京水利專家團走進十堰開展“節水愛水護水庫區行”考察調研活動,見証當地人民節水愛水、守水護水成果。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十堰市勇擔守水護水政治使命,把守水護水工作當作天大的事,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來抓。
秋陽之下,丹江口環庫公路猶如一條白色的巨龍,緊貼著水面向遠方蜿蜒而去﹔煙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庫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泛著碧藍的微光。沿途“絕不讓一滴污水進入庫區”“像守護生命一樣守好一庫淨水”的巨幅標語是庫區人民守水護水的鏗鏘誓言。
已投入運行的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打造的水庫水質監測系統、重點排污企業監管系統、水庫環庫岸線監控系統等監管系統,從空、天、地多維度,對南水北調工程安全、水質安全、供水安全24小時進行監測監控。
北京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張欣欣感觸地說,如今,“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理念在十堰已經深入人心,十堰在節水、守水和保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堰通過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系統工程”,構建前端“正本清源”、中端“休養生息”、末端“嚴防死守”的治理體系,過去五條不達標河流條條變清流。丹江口水庫水質長期穩定在Ⅱ類及以上標准,109項水質監測指標中,106項達國家Ⅰ類水質標准。十堰官山河、犟河、劍河持續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標准,泗河水質達到Ⅲ類,神定河水質達到Ⅳ類。
“十堰在流域單元、流域系統保護和一體化治理中先行先試,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黃俊雄表示。
為了支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鄖陽先后經歷了兩次淹沒、兩次搬遷、三次移城。在鄖陽區中華水園,當踏上用老城舊磚鋪設的小路,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處副處長張少焱說:“庫區移民遠離故土,從生活、就業,以及后代的發展,都需要重頭再來。我們要抱著感恩的心,來保護、利用好這來之不易的水。”
“這個村子治理得真美呀。”在鄖西縣天河畔的觀音鎮劉家灣村,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城市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副主管張蕾說,這是她第三次來到十堰,每一次來都能感覺到水變得更清了、環境變得更好了。(張沛、段吉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