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黨建升溫 舊改提速

桃花島城市花園一期。武漢市房管局供圖
“路徑拓寬了、路燈亮堂了、攝像頭管用了、停車位增多了、休閑廣場美麗了、綠化檔次提升了,男女老少心情愉悅了!家家戶戶幸福感增強了!”經過近一年的改造,過去破舊不堪的漢陽桃花島城市花園小區發生了大變樣,在徐婆婆簡短的感謝信中,愉悅的心情溢於言表。在舊改項目一線,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帶動作用,積極協助社區、街道、建設單位等部門做好群眾解釋和舊改協調工作,以黨建為引領、讓群眾得實惠為根本,迎難而上,全力推動舊改。
做社情民意的調查員
漢陽區桃花島城市花園一期小區,建於1999年,當時的小區被稱為武漢還建房的樣板。但隨著時間推移,小區公共綠地被大量擠佔,個別住戶搶著“圈地”建院子、搭棚子,活動空間越來越少,鄰裡之間糾紛不斷。2022年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消息一出,小區居民意見層出不窮,“這麼舊的小區,拆了算了。”“停車這麼難,要想辦法多增加點停車位。”“廣場要好好利用一下,搞成老年和兒童都適宜的活動樂園。”“樓頂漏水要改一下。”“要加電梯。”……
桃花島城市花園一期中心廣場。武漢市房管局供圖
面對群眾各式各樣的意見,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一方面深入小區調研,到居民家裡挨家挨戶宣傳政策、征集意見﹔另一方面協調漢陽區房管局、平台公司和設計單位,反復協商論証、不斷優化方案、精心組織施工。在市區共同努力下,居民的配合度逐步增強,從“想拆”轉變為“想改”,從“要我改”轉變為“我要改”。最后居民還自發成立拆違、宣傳、綜合治理、現場監督等“四支隊伍”,全程參與項目設計、改造、驗收等各環節。
做問題矛盾的協調員
“舊改要順利推進,先要讓居民對政策有充分、正確的理解,讓居民矛盾能得到及時、妥善的化解。”支部負責人說。
居住在城市花園一期小區304棟的張女士,為方便照顧患病家人,於2019年在樓頂搭起一個面積約為56平方米的小屋。2022年4月該小區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並將拆除違建、屋面防水改造等列為重點改造內容,但張女士堅決不同意拆除,導致拆違一度舉步艱難。針對張女士的擔憂,市區房管部門多次上門溝通交流,一方面耐心告知改造程序,並表示“拆違工作完成后,會統一對屋面做防水,漏水問題一定會解決!”另一方面,了解到她們家經濟困難,且符合公租房申請要求,經多方協調,指導社區收集材料進行申報。“這下再不擔心了!我願意配合改造!”很快,張女士同意了拆違。此后,張女士不但變身成調解拆違工作的一員,后面看見居民群中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她都要站出來勸說兩句。
做難點堵點的紓解員
在江岸區百步亭安居溫馨片的舊改中,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邀請居民代表、社區、相關職能部門、建設單位和專營單位等參與方案共謀會,共同參與討論片區改造事宜。針對小區停車難、老齡人口佔比較大的現狀,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對接市停車專班,協調武漢市直有關部門,圍繞百步亭片區改造規劃,初步形成了在原有花園廣場地下建設停車場的設計方案,並引入社會資本出資參與停車場及養老設施等改造。
百步亭安居溫馨片改造居民座談會。武漢市房管局供圖
如今,百步亭安居溫馨片已開工,改造完成后將成為配套齊全,服務完善的功能型小區。不但有幼兒園、小學、中心花園等公共服務設施,還有郵件和快遞服務設施、便利店、理發店、洗衣店、藥店、維修點等便民服務設施。
在百步亭安居溫馨片的“舊改”探索中,基本形成“政府出一點、居民籌一點、專營單位補一點、建設單位支一點、金融機構貸一點、社會力量投一點”的“六個一點”的共建共識。
支部“五心”連“民心”
經過不斷探索,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積極踐行共同締造理念,以創建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為契機,堅持將黨建引領貫穿到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支部建在小區上”,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建設單位+小區居民”五方聯動組織架構,督促指導區局落實方案公示、設計師進小區、方案聯合審查、竣工聯合驗收等制度,動員居民深度參與改造全過程,及時協調解決改造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在改造意願征集、改造內容協商、改造方案制定、改造過程監督、改造后管理機制建立等方面,尊重居民主人翁地位,鼓勵居民共同參與,在推動“舊改”的過程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溝通橋梁作用。
截至10月底,武漢全市已完成改造老舊小區280個,惠及居民7.87萬戶,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在舊改過程中打造“五共五心”黨建工作法,以“五心”換“城新”, 吸引更多黨員群眾沉浸式參與,最大程度激發居民自治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共治議事氛圍,加快了“舊改”高質高效的推進。
“在一輪又一輪的任務面前,支部將繼續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解決居民生活環境改善過程中的小事難事。”武漢市房管局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第二黨支部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