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涉企檢查不能隻“看病”不“開方”(縱橫)

喻大偉
2025年05月21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筆者在基層調研了解到,一些地方職能部門在開展涉企行政檢查時,隻列出問題清單,對整改措施等不予指導,讓企業自己想辦法整改。當地紀委監委及時對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責令舉一反三整改,改進工作作風,增強為企服務意識。

  涉企行政檢查的初衷是為了引導和規范企業合法經營、預防和糾正違法行為。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指出問題,卻不提供任何原因分析與整改建議,就好比醫生隻告知患者患病了,卻不開具藥方進行治療。這樣隻“看病”不“開方”的行為,背離了涉企檢查的初衷。

  隻“看病”不“開方”,表面上看是機械落實、方法單調,背后則是職能錯位、服務缺失。有的工作人員對業務知識不熟悉、政策吃不透,自然找不到“病因”,開不出“良方”﹔有的搞“卸責式”檢查,認為“指出問題就可以免責”,即使隱患演變成事故也和自己無關﹔有的把自己當作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對待企業趾高氣揚,何談用心用情服務。凡此種種,歸根結底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暴露出一些干部思想懈怠、作風飄浮的問題。一線紀檢監察干部反映,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基層延伸,“亂作為”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勤作為”“善作為”還有待加強﹔少數企業反映,“門好進、臉好看,事卻依然難辦”﹔有企業人士坦言,“如果能把‘檢查’轉為‘指導’就好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要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就調研情況來看,企業對行政檢查並不排斥,反而表示“非常希望執法部門能夠指導幫助補齊短板、排除隱患”。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細落實,轉變工作作風,想方設法為企業提供問題清單與解決方案,讓企業真切感受到“監管有溫度、服務零距離”。

  企業和群眾判斷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最直接的就是看這個地區黨員干部的作風如何,是不是把黨中央關於涉企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是不是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優化營商環境,不是嘴上說說就行,而要在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積極作為、靠前服務。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此為契機,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新氣象。

  (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1日 05 版)

(責編:王郭驥、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