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了,希望疫情也能尽快结束,万物从此走向复苏,我也可以放心地摘下这个工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设备处的王雪松老师清楚记得下沉第一天是情人节后那天,他到柏木岭村正式报到,而从那时起带着的工牌,直到今天依然带着,已经54天。
跟工牌一起的,还有一个特制的口罩。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他被烧伤了,并留下了终身的遗憾。疫情凶猛,他心系家国,想出去做志愿者的心尤为迫切,却因耳朵受过伤,连个口罩都戴不上。看出他的焦虑,妻子拿出孩子扎头发的橡皮筋,将两边的挂耳延长,套在头上。妻子温柔鼓励他:“我在家带娃,你安心去照顾更多的人。”
那天的武汉,还下起了鹅毛大雪。王老师穿上雨衣,戴好口罩,告别妻女子儿,踏上下沉之路。一去报到,领了工牌,就被纳入柏木岭村疫情防控小组,开始全面协助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由于疫情严峻、人手紧缺,他跟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被编入夜班值守,并参与了疫情防控相关的各个工种,卡口执勤、楼栋消杀、后勤保障、巡逻劝返、上门测温、资料整理……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柏木岭小区的安保员、巡逻员、消毒员、发菜员、代购员、快递员,在不同角色间来回切换。
柏木岭村范围大卡口多,常住居民就有一千多户近六千人,辖区内还有工地与企业,防控形势复杂。除了大部分居民集中居住在小区内,自然村湾还分散着居民与租户,工地与企业内也滞留了大量务工人员。此外雷神山医院也在辖区内,不少村民在医院内从事后勤工作,防控风险显而易见。除了对常规居民进行服务外,王老师还走访了工地留守人员,采集流动人员信息,慰问少数民族同胞,给老弱病残户发放爱心物资,陪同在雷神山医院内工作的村民做核酸筛查……
既是下沉党员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又是村群众工作队队长,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王老师的工作重心慢慢转向民意调查、解决困难和思想疏导。作为一个拥有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大学老师,做起群众工作来,也相当有一套。疫情期间,一切婚丧嫁娶等民俗事务全部停止操办,村民们意见很大,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对口的包保户家里亲人在疫情期间去世,家属因丧葬问题产生了不满情绪,他多次到包保户家交心谈心,将政府的关怀送到,将个人的慰问带到,也将疫情期间聚众的危害分析到,终于使得家属同意按相关要求安葬过世亲人,化解矛盾,赢得理解。
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临时住所,只能与家人视频,以解相思。从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为了避免与家人交叉感染,王老师选择了与他们隔离居住,吃住在外,至今未归过家。
如今,疫情慢慢控制,武汉也迎来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天,尽管每天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在戴口罩和换口罩上,他依然开心地期待着摘下工牌,取下口罩,尽情呼吸的那一天。(孙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