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前川线最长盾构区间单线贯通
人民网武汉3月11日电 3月10日凌晨2时,位于地下30余米深的“英雄号”盾构机,历经近5公里的跋涉,下穿溶洞、李家墩闸河破壁而出,标志着武汉地铁前川线汤云海站至马池站区间(简称“汤马区间”)左线顺利贯通。作为前川线最长的盾构区间,此次顺利贯通为后期轨道、供电、通信等基础施工争取了有利的时机,为前川线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地铁前川线“汤马区间”施工现场。
据了解,盾构机在始发300米后遇到溶洞,大的直径达5米。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二级项目经理彭红胜介绍,溶洞在技术处理上已经比较成熟,但施工难度要增大许多。“我们发现溶洞后,及时进行了补勘和前期的注浆处理,确保盾构机穿越的时候能够顺利通过。”
解决了溶洞问题,又面临穿越闸河的难题。从马池站到2号线风井,盾构机始发1200米,下穿李家墩闸河,地层为淤泥和粉质粘土,地下水非常丰富,操纵350吨的盾构机,好比“在嫩豆腐里打洞”。施工方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峰坤说,“盾构机在20余米李家墩闸河下方水压大,加上特殊的地层,每掘一环都要严控姿态,速度快了易冒顶,导致区间漏水;速度慢了,盾构机易栽头。”为此,项目部盾构机配备了“最强人手”,司机操作手有十年以上的盾构施工经验,下穿李家墩闸河经过三天的施工,以“零误差”完成掘进。
武汉地铁前川线施工现场。
为了保证工期,汤马区间高峰时期同时施工的有400多人,春节期间也未停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清单式任务管理,定人、定点、定时、定标准,确保各环节工作标准不走样,施工风险段提前预警,风险段施工完成后及时解除风险管控,确保了区间施工安全。同时,做好盾构掘进过程管控,坚持早晚交班会,快速高效地解决施工过程技术、设备、物资的协调管理,保证盾构施工组织的均衡推进。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前川线)工程走向示意图。
目前,武汉地铁前川线黄陂广场站、百泰路站、北车基地站、余彭塆站、横店站、临空北路站、天阳路站、腾龙大道站、巨龙大道站、汤云海站、马池站1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天腾高架区间已贯通,其余6个高架区间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15个单线隧道盾构区间,其中6个已贯通,9个隧道区间正在掘进。(图/文 曾斯、袁永华、张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