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非遗文化 传承释放新活力

2022年07月27日08: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夜幕降临,伴随着《离骚》的吟诵和变幻的光影,古老的屈原祠被逐渐点亮……今年端午节前夕,湖北宜昌市秭归县,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上,一场大型原创音舞诗画《楚辞里的中国》惠民演出精彩上演。

秭归是屈原故乡,2009年,由“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共同组成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做好传承与保护,秭归县近年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扶持培育端午习俗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32项,扶持端午制艾传承人23人、培养绣娘1237人,研发非遗手工制品、文化旅游商品145件。

从端午习俗到节庆活动,从非遗保护到课堂教学,近年来,宜昌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文艺创作、文化交流、文化价值转化等工程。

2021年,宜昌市明确提出:“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

聚焦这一目标,去年8月,宜昌决定建设集合屈原文化研究、传播、教育、展示、论坛等多项功能的屈原文化公园;去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宜昌合作共建的屈原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积极推动屈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孩子们争做“求索少年”。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近期将在宜昌举办,探讨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近年来,宜昌加大对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传承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扶持培育力度,加强端午文化工艺品等创意研发。“我们立足非遗技艺‘牵花绣’和艾草等端午元素,发展特色手工刺绣产品,带动200多人就业增收。”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手工基地创业带头人谢蓉说。(本报记者 范昊天)

(责编:金雨蒙、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