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民春委员: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受访者供图
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建议,作为绿色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往往陷入两难的困境,需要从顶层设计中找寻绿色金融发展的突破口,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升级。
绿色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助力,也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动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
“绿色金融业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发力点。”韩民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期,传统的基建、房地产等领域投资边际效益日益减少。以绿色交通、新型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经济代表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其上下游产业链蕴含着丰富的机会,因而也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韩民春介绍,从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到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再到城市轨道交通等绿色基建,到碳交易平台的建立,都为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力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金融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韩民春介绍,从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贷款投放领域看,绿色贷款主要集中在新兴绿色产业,尤其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和清洁能源项目贷款余额合计占比高达75%。但对于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资金投放相对谨慎。
同时,面向个人消费需求端的绿色金融业务存在短板。韩民春表示,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生产供给端,即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及其他单位法人。而个人消费者居住、出行、消费、理财等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围绕碳排放与碳金融领域的业务也开展困难。
对此,他建议,人民银行应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指导商业银行加强绿色融资的精准施策,将资金重点支持清洁低碳产业以及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等技术研发,使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率先向“碳中和”目标迈进。
“大力推动商业银行设计能够激活个人绿色消费需求的零售端商业模式,拓展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的资管类业务。”韩民春建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