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武汉轻工大学师生过端午:感知非遗里的“中国味”

2024年06月07日09:53 |
小字号
武汉轻工大学师生过端午:感知非遗里的“中国味”
武汉轻工大学师生过端午:感知非遗里的“中国味”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悬菖蒲。粽子香,香满屋。”在端午节前夕,6月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武汉轻工大学举行。中外师生亲手制作粽子、艾草香包和绿豆糕,并现场体验宋代点茶、云南咖啡等非遗项目。

“端午节是首个列入‘世界级非遗’的传统节日,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等。”活动伊始,武汉轻工大学现代文旅产业学院院长郭田田简要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背景,希望大家在活动中体验端午民俗,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手工制作粽子的区域,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在资深手工艺人的细心指导下,选用优质的糯米、粽叶,亲手包裹出形状各异的粽子。在粽叶的清香中,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不仅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增进了师生情谊。在制作绿豆糕的桌子上,摆放的“我爱轻工大”“我在轻工大等你”等字样的模具,引得师生纷纷驻足尝试。在制作香包的活动区,同学们精心挑选菖蒲、艾叶等草药,细心缝制香包。来自西藏的学生索朗仁青说:“我要把香包送给我的老师,祝愿她端午安康。”

在宋代点茶体验区,来自武汉市茶艺馆协会的老师向师生们讲解并演示了宋代的“七汤点茶法”,从“调膏”到“注汤”再到用茶筅环回击拂,不一会儿,茶盏中就泛起了白色的沫饽,通过不断搅动茶汤,沫饽逐渐浓稠,就可以用茶粉在沫饽上作画了。来自印度的留学生瑞茶(Richa)在雪白的沫饽上写下了一个“茶”字,让清香的茶汤又多了几分雅致。

在云南咖啡体验区,远远就能闻到咖啡豆独特的香气。“真没想到,咖啡制作技艺居然也是非遗项目。”学生李诞说,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了解到,云南大理宾川传承百年的“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山区咖啡文化,咖啡产业也成为了当地的乡村振兴优势产业。通过体验“中国咖啡”,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地理又多了一份了解。

“第一次体验中国的端午文化,我觉得很有趣。”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罗义(Roy)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美食的享受,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体验,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文化,真正“读懂中国”。

据郭田田介绍,“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现代文旅产业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探索非遗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让非遗焕发新生,成为文化育人的新亮点。(图/文 陈星园 习欣)

(责编:肖璐欣、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