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六十五載 中冶南方三大主業齊發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郭婷婷

2020年11月18日13:45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分立改制:助力蛟龍騰空

進入二十一世紀,處於市場經濟風口浪尖,幾十年一貫制的單一國有體制,阻擋了這家老牌設計院——中冶南方的前身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前進的步伐。

要讓一個有著五十年歷史和輝煌篇章的科技企業成功改制,獲得新生機,必須根除國有企業弊端,徹底改變產權單一、機制不活、觀念落后、管理低效的痼疾!

在董事長、總經理項明武的帶領下,企業以資本為紐帶,與武鋼、鞍鋼成為戰略聯盟資產優良,產權明晰,在體制上清除痼疾,從機制上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2004年3月25日,以主業分立改制方式組建的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作。

當眾多企業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中冶南方已經從老牌央企脫胎換骨,以全新的現代企業形象,走上科技型工程公司發展之路,拋開束縛,直面市場。

分立改制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搏擊風浪,中冶南方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斬獲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創造了一項又一項記錄。

冶金行業首座大型高爐總承包項目——漣鋼2200高爐總承包工程全景(中冶南方供圖)

國內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軋系統工程——鞍鋼冷軋2號生產線(中冶南方供圖)

冶金行業首座大型高爐總承包項目、國內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軋系統工程、大型高爐平移大修的新紀錄、多條自主品牌的冷軋硅鋼生產線……多個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工程陸續建成。

其后的十多年間,結合市場的變化、業務發展的需求,中冶南方都推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與調整。

2016年,中冶南方又一次大刀闊斧作出戰略調整,結合國家供給側改革要求,依據市場形勢和自身優勢,加速培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環保等業務,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集團公司管理架構。

這一次的改革,進一步明確了鋼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保三大主業發展定位,全面構建起“3+N”多元業務發展體系。

潛力再一次被激活。

一直以來在公司發展中充當配角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環保業務,當年一舉拿下約60億元的新簽合同,較往年翻了一番。

第二年,更創下了全公司新簽合同額超過150億元的歷史高位。

2018年,再度實現跨越增長,全年新簽合同接近200億元。

2019年,再創新高,全年新簽合同額達到235億元。

三大主業齊發力,高質量發展畫卷徐徐展開,中冶南方收獲了改革、創新、跨越的累累碩果。

(責編:關喜艷、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