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本次疫情與江蘇本輪本土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人民網武漢8月4日電 8月4日,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最新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柳東如、 湖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陽、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濤介紹相關情況。
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柳東如介紹,7月31日以來,湖北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5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1例,8月3日新增確診病例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均為武漢同一工地隔離封閉管理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核酸檢測及基因測序結果,均為江蘇淮安確診病例的關聯病例。
本次疫情感染者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患者的CT值低,表明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高﹔同時經全基因組測序,表明引起武漢市疫情的為德爾塔變異株。現有的研究表明,德爾塔變異株病毒載量高、傳播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導致病例增加較快,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異常嚴峻的挑戰。
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濤介紹,8月3日,武漢市新增確診病例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已完成的2例樣本測序結果顯示為delta型,且與江蘇本輪本土病例毒株高度同源。數據背后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是全面精准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現病例工地的所有務工人員及相關人員全覆蓋調查,快速鎖定風險人員及其關聯人員並開展檢測。
二是迅速採取了工地、周邊小區封控措施,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及時開展檢測的同時,使風險外溢降到最低。
三是迅速開展封控區域內密切接觸者、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排查,第一時間搜索到感染者。
四是適時啟動全員核酸篩查,擴大了搜索范圍。
湖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7月29日,江蘇省淮安通報某旅行團4人陽性,並向湖北發出協查函。7月31日,紅安在排查中發現該縣首例關聯病例。8月1日,荊州首例關聯病例發現健康提示后,主動聯系社區,8月2日,武漢市在排查中發現首例關聯病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三地首發病例均為淮安某旅行團的關聯病例。紅安首例病例與該旅行團兩名成員同車廂,荊州、武漢首例病例與該旅行團成員在同一候車大廳候車。三地的后續病例均是首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排查和隔離中被主動發現。
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濤介紹,目前,武漢全市十三大重點商超、200多家門店,58家電商企業和400余座加油站正常開門營業。目前,全市米、面、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庫存充足,價格平穩,供應正常,全市現有糧食儲備可保障居民生活40天,食用油儲備可保障32天,市級儲備凍豬肉可保障7天,主要油企成品油庫存可保障15天,可有效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鐘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