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市襄城區:眾志成城戰汛情

轉移受困群眾
8月11日至12日,湖北省襄陽市普降大到暴雨,襄城區平均降雨量182mm,暴雨中心主要在歐廟鎮,最大降雨量為342.2mm。鑒於水雨汛情,襄城區於8月12日2時及時啟動全區防汛Ⅱ級應急響應。
面對汛情,襄城區委、區政府負責人帶領區直相關部門同志,第一時間趕赴各地,現場指揮調度,組織搶險救災,積極轉移遇險群眾。截至12日16時,全區未出現人員傷亡、潰壩、和決堤。
12日凌晨四點,襄城區人武部快速集結民兵150人,調集沖鋒舟6艘,橡皮艇2艘,分赴臥龍、歐廟等險情嚴重地區展開救援。經過12小時全力奮戰,截至12日15時,襄城區人武部已救助受災群眾950余人,民兵應急分隊人員仍堅守在救災現場清除淤泥、搬運物資,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
11日晚間,尹集鄉出現200mm以上強降雨。尹集鄉對全鄉水位較高的水庫拉閘放水,對農房積極組織排澇。截至12日11時,全鄉18座水庫,其中11座超水位、4座水位較高,已拉閘放水﹔3處地質災害點穩定,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損失。
臥龍鎮譚庄村、洪廟村、朝陽村、金橋村、黃河村等地遭大水圍困。該鎮迅速組織300余名干部群眾,趕赴包保村、社區參與搶險救災,並組織專人值守,在主要路口等重點區域、重點路段拉上警戒線。經摸排,全鎮有70 余戶農戶因房屋地勢較低,房內出現水淹情況,臥龍鎮立即組織民兵使用搶險沙袋進行封堵。截至12日11時,轉移受災群眾353人,危房倒塌9間,沖跨橋梁11座,河水漫橋72座,水庫堰塘溢出665個,農田受災23350畝。
受強降雨影響,歐廟鎮楊集村、鄒灣村、王溝村等地受災嚴重,部分群眾被圍困。襄城區及歐廟鎮及時組織救援,轉移受困群。12日凌晨4點,彭溝水庫水位猛漲,超正常水位2.1m,為了確保水庫主壩安全,歐廟鎮及時組織搶險隊在水庫主壩的左端水田處開辟了一條15米寬的臨時泄洪渠道。截至12日15時,彭溝水庫已維持在正常水位。
襄城公安分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11日夜間起便加強路面巡查,時刻觀察路段積水情況,增派警力上路涉水指揮交通,擺放警示標牌,救助被困車輛和群眾。12日中午13時許,襄城分局檀溪平台接到指令,組織警力前往臥龍鎮石堰路路口淹水路段搶險救災,疏導交通,救助被困群眾,將被困車輛推移到安全路段,幫助臥龍水廠職工堆積沙袋保護水廠供水設備。
襄城區住建局提前將15台大功率抽水泵分發到內澇漬水嚴重的社區或重點小區,做到未雨綢繆,防澇備汛,全力保障小區居民出行安全和方便。經過持續奮戰,截至12日18時,襄城城區已無明顯積水。
據了解,全區56座水庫,超汛限水庫39座,其中歐廟鎮超汛限10座,臥龍鎮超汛限13座,尹集鄉超汛限12座,隆中辦事處超汛限1座,檀溪辦事處超汛限2座,真武山辦事處超汛限1座。截至12日18時,水庫水位逐步下降,處於可控范圍之內。
截至12日18時,襄城區人武部、消防救援大隊、應急、公安、住健、水利和城管等部門組成救援隊伍分赴一線,全區雙報到黨員3175人,以及村(社區)干部、網格員(小組長)等1300余人參與救災。初步統計,累計轉移安置1112名受災群眾。當前,救援安置工作仍在有序進行中。(文/圖 韓秀嫣 唐姍姍 唐行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