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襄州區:“每周一講”創建學習型政府

自2021年11月中旬起,湖北襄陽襄州區每周抽出一晚3至4小時時間,組織區政府班子成員、區政府工作部門、鎮(街)行政主要負責同志等集中開展專題學習。通過“每周一講”業務知識專題學習,改善政府系統干部的知識結構,提高政府系統干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努力把新一屆政府及工作部門打造成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五硬”集體。
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圍繞這三個問題,“每周一講”並非出於區領導意識層面的獨立決策,而是從新一屆政府如何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發,結合遇到的共性問題及典型案例,來進行理論和實操的深入解析。學習、討論、感悟、實操、反饋、再討論,不斷的復盤,讓“每周一講”的影響從干部的課堂到農民的田間地頭、從口齒間的激烈碰撞到百姓身邊的柔情蜜語、從招商系統坐而論道的經濟學大佬到項目建設一線的常駐監工,“每周一講”真正成為了襄州區干部思想破冰的利刃。
作為學習開路、思想破冰的倡導者,襄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崔長領是2021年4月由湖北省委首次選派赴上海和浙江學習的62名干部之一,在浙江余姚為期3個月的跟班學習中,崔長領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跳出湖北看湖北,對標對表沿海發達地區,在對比中看優勢、找差距、明方向。從長三角印象的經濟活躍到自然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裕,再到干部隊伍專業、營商環境等等,崔長領的跟班學習收獲很大。
為了能讓同志們更加清晰的認識浙江余姚和湖北襄州的差距,崔長領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為題,深度解析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核心密碼:營商環境的長遠發展、高端制造產業集群匯聚、“雙創”融合發展關鍵要素、轄區內企業家歸屬感培育......
襄州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柴化銳表示,通過這一場思想破冰課,襄州區招商系統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在未來的招商工作中,將緊盯世界五百強、央企、行業100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並篩選出行業前十位的龍頭企業,鎖定重點對象,列出招商清單,制定產業招商路徑圖,系統分析企業投資願景,主動出擊對接服務項目,強化“大企業、大項目”的招商導向作用。
“每周一講”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襄州區對標先進發達地區,學習新理念、新知識,學出新思路、新本領,不斷增強“八大本領”(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提升“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
緊接著“開學第一課”的學習、討論、復盤之后,2021年11月25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宏舉圍繞“以高質量的項目謀劃助推襄州高質量發展”﹔12月7日,襄州區副區長王璐圍繞“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12月21日,襄州區副區長陳軍圍繞“文旅融合推進襄州高質量發展”,在區域板塊布局、城市發展空間等多方面闡釋了什麼是中心、如何“融”入中心高質量發展。
襄州區龍王鎮鎮長沈艷軍說:“通過本次學習,我明白持續推進襄州區鳳凰咀遺址保護工作,充分利用武漢大學在我區建立長期的考古實踐教學基地的契機,通過后期考古發掘成果的展示,為襄州區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成果展示,力爭建設一個國家級的遺址公園,對於提高襄州區文化名片的影響力和文化旅游資源的吸引力,更好地發揮鳳凰咀遺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歷史意義。”
2021年12月30日晚,襄州區又邀請華中農業大學襄陽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關桓達研究員授課,圍繞“發揮科技策源力作用,賦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從“農業產業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科技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作用影響,農業由大走向強的必由之路”三個方面,作了一堂精彩的輔導報告。
襄州區農業局局長母運振表示,搶抓共建全國農業科技先進縣機遇,加快補齊補強現代農業科技短板。2020年11月,襄州區政府已與華農大簽定了共建先進縣框架協議,依托華農大農業科技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針對問題,補齊襄州農業在科技、人才、資源上的短板與不足,助推襄州發展的科技賦能,加快襄州從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的轉型發展。
2022年剛開年,“每周一講”還是按照既定時間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構建學習型政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的答案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如何利用這一思想破冰的利刃來突出重圍,重現“田園詩鄉 鳳鳴襄州”的高光時刻?襄州區還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對標先進、學習先進、趕超先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責無旁貸的使命感,把襄州真正打造成為湖北思想破冰的先行區、高質量發展突圍的樣板區。(張景海、曾慶宇、楊國洪、張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