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數字農機“慧”春耕 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2022年03月17日10:32 |

“慧”農機、精農藝,萬千田疇染新綠。3月15日,在武漢市蔡甸區永安街舉辦的武漢市2022年數字農機“慧”春耕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演示活動現場,手機成了新農具,農機手不下田,通過手機就能操控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高速插秧機、農用無人機開展精准作業。活動依次演示了機械犁耕、智能旋耕、精量播種、水稻飛播、智能水稻機直播、智能機插秧等,耕種科技感滿滿。
據金豐公社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隨著智能農機的推廣應用,特別是無人機水稻飛播、植保等技術的成熟應用,極大提高了農機作業效率,為合作社大規模流轉土地,開展糧食規模化生產,為周邊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作業一條龍服務,增添了底氣。2021年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積近1.5萬畝,預計今年將達到2萬畝。
近年來,武漢市大力推廣數字農機,農機化信息化融合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一是農機作業服務數字化。通過農用北斗終端設備採集農機作業軌跡、面積、深度等數據,並上傳至湖北省北斗農機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全市為高效精准作業和農業數字化分析服務及相關項目實施提供了數據資源。目前,全市安裝有北斗終端的農機達1800台套,預計2022年全市農機服務數字化作業面積將突破50萬畝。二是農民購機辦補數字化。通過農機二維碼識別,直接通過手機小程序即可申請辦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人員在后台通過手機完成審核等程序,簡化了農民辦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農機維修服務數字化。在武漢農機微信公眾號上集成了農機維修模塊,農機手可通過微信查詢維修網點信息。(圖/文 陳柳清、陳雪瑩)
(責編:張沛、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