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企開啟“革命性重塑”改革

國資因改革而生,國企因改革而興。改革,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把國企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要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推動國資國企改革邁上新台階。
重組效應初顯
去年12月,我省迎來新一輪省屬國資國企改革。此次改革,因“整體性重構”“革命性重塑”,被稱為近年來我省力度最大的一次國企改革。
根據相關方案,省屬企業按照“突出主責主業、注重國企功能、聚焦創新發展”的原則,計劃將包括金融、文化類的35戶企業整合重組為13戶。
改革明確,力爭到2025年,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在2020年基礎上分別翻一番,資產總額突破3.5萬億元,營業收入突破35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300億元﹔新增3家以上企業進入中國500強,控股上市公司20家左右。
截至目前,湖北交投集團、湖北聯投集團、湖北宏泰集團等8戶省屬企業完成挂牌,並加速從“物理整合”向“化學融合”轉變——
湖北交投集團組建湖北省智能交通研究院﹔湖北聯投集團組建新的工建集團﹔湖北文旅集團促進“四旅”融合,組建湖北國貿集團﹔湖北鐵路集團發起設立1000億元湖北省鐵路發展基金﹔湖北農發集團組建湖北小龍蝦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長江產業集團將46家二級子公司優化整合為17家,設立400億元的長江產業投資母基金和100億元長江創業投資母基金﹔湖北宏泰集團加快推進碳金融中心建設,制定省農信聯社改革實施方案﹔湖北機場集團建成全國民航最高等級的協同運行系統,在全國率先改造完成首個5G全覆蓋航站樓。
據統計,一季度改革挂牌的7戶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4.63億元,同比增長44.84%﹔實現利潤總額10.49億元,同比增長40.73%,整體發展質效高於省屬企業平均水平,重組效應初步顯現。
再推“1+N”改革
4月7日,我省召開2022年全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暨國資國企工作會議,明確省屬國企今年預期目標:資產總額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00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投資600億元,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120億元,同比增長15%﹔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0%﹔2家企業進入中國500強。
“當前省屬國資國企改革還處於破題開篇的起步階段,發展速度不快、發展質量不高,改革任務還十分艱巨。”省政府國資委負責人坦言。
為此,我省將全面出台“1+N”企業改革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后續省屬企業改革,出台中南建院、省農信聯社及8家省屬文化企業全方位改革,力爭上半年將35家省屬企業整合為13家左右,不斷優化國有經濟布局。
已挂牌的企業,將進一步整合融合釋放改革乘數效應。如湖北交投集團將著力推動交規院、勘察設計院、路橋設計公司整合,補齊設計領域短板,打造全國領先的交通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全生命周期運營商,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湖北聯投集團將整合內部業務板塊,打造國內一流的科技園區、產業園區、功能園區全生命周期運營商,城市更新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和工程建設全領域總承包商,躋身中國企業500強。
將以市場取向,推動企業經營機制根本性變革。通過規范法人治理,實施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運營機制,激發企業內生活力。
“三新”成突擊方向
實現趕位超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三新”將成為我省國企改革的突擊方向——
融入“新戰略”。圍繞“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和“51020”現代產業集群,省屬國企將展現新作為。我省將全力支持交投集團、鐵路集團、機場集團、港口集團“一盤棋建設、一張網運營、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擴建、荊荊高鐵、新港江北鐵路、天河機場第三跑道等重大項目建設,支持長江產業集團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
打造“新引擎”。今年省屬企業將新增10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培育中南建院等一批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打造花湖智慧機場、楚天雲、長江雲等一批數字化應用示范場景,推動省屬企業實施“雙碳”戰略,培育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和科技創新“新物種企業”。
搶佔“新賽道”。我省將全力支持鄂旅股份實現首發上市,積極推動湖北銀行、中南建院整體上市,大力培育交投智能檢測、楚天雲、中科水生等上市后備企業,省屬企業新增兩家以上上市公司,培育若干百億市值上市龍頭企業。(記者 左晨 通訊員 郭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