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神仙葉”裡的“致富經”

村民正在採摘神仙葉鮮葉。王錦朝攝
“每天可採集近千斤鮮葉,一部分按照4:1的比例制成干粉,制作‘神仙涼粉’銷售,一部分做成汁,提取后制成面條或面粉銷售,去年公司利用66畝神仙葉基地,賺了100余萬元。”5月25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城關鎮佘家灣村2組神仙葉種植基地,鄖西縣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立營,正在組織6名工人採摘今年第一批神仙葉。
鄖西神仙葉,又稱二翅六道木,它的葉片富含果膠質,可用於果膠提取,且營養物質豐富。民間加工食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鄖西當地被稱作“神仙豆腐(涼粉)”,口感滑嫩清爽,味略苦,滋味獨特。近年來,又以功能性生態健康食品走俏市場。2013年,神仙葉涼粉制作技藝被列入十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7、2018年央視《文明密碼》《回家吃飯》欄目相繼攝制了神仙葉涼粉制作。2021年,“鄖西神仙葉”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地理標志認証農產品。
翠綠的神仙葉間點綴著幾朵小花。王錦朝攝
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關於神仙葉,在七夕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湖北省鄖西縣,一直流傳著一段美麗的傳說故事。據傳,牛郎和織女婚后,突遇荒年,勤勞聰明的織女帶領鄉親們上山採集這種樹葉,搗碎制成涼粉食用,度過災荒。因受織女神仙點化,鄉親們稱涼粉為“織女涼粉”“神仙涼粉”,把做涼粉的樹葉,叫“神仙葉”。
清涼可口的神仙葉涼粉。王錦朝攝
近年來,鄖西縣按照“有標採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的思路,加大神仙葉種苗繁育、種苗基地和生產基地管理,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深加工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神仙葉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現有神仙葉基地1800畝,年產量1350噸(鮮葉)。
“我們將從資源收集、優選入手,建成鄂西北神仙葉種質資源庫,選出1-3個適宜栽培的優勢品種類型。”鄖西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通過快繁技術創新與集成,解決“二翅六道木”野轉家“無栽培品種、無模式、無配套技術標准”問題,為鄖西神仙葉資源保護和產業化發展提供示范樣板和技術支撐。(鄒景根、王錦朝、甘曉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