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美麗中國)

2022年06月06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其中,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科技工作者的身影,也探索出生態文明建設更多的方式與可能。

  為長江江豚建立自然遷地保護區,用遙感技術監測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在鹽鹼地上種稻種草……本版推出特別策劃,走近美麗中國建設中的科技工作者們,傾聽他們在“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中的探索與努力。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

  “我一輩子的學術生涯都與江豚有關”

  本報記者  吳  君

  常年在長江上風吹日晒的王丁,身材敦實、皮膚黝黑。如果不是在堆滿了書籍的辦公室,人們很難把他與科學家的身份聯系起來。

  64歲的他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他和團隊從事江豚保護與研究已有40多年。“可以說,我一輩子的學術生涯都與江豚有關。”王丁說,看到長江江豚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江豚的保護意識明顯加強,他認為自己團隊的研究算是成功了。

  王丁1977年上大學,專業是空間物理系無線電電子學。畢業時,中國首個關注白鱀豚水生動物科研組在中科院水生所剛成立沒多久,正需要聲學相關的技術人員,這與王丁的專業有重疊,科研組便向他發出了邀請。“我本來是研究天體物理的,從那時起,研究從天上轉入了水下。”提起自己的選擇,王丁笑了笑。

  王丁的第一個研究對象是一頭名為“淇淇”的白鱀豚。淇淇在洞庭湖湖口被漁民誤捕,獲救后一直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生活。

  常年給淇淇錄音,王丁已經能分辨出它的各種聲音。“它發出的聲音代表不同的狀態,有的是呼喚,有的是它悠閑自在時的哞叫聲,有的是它興奮時的吱吱聲。”王丁說,淇淇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頭在人工環境下生活的白鱀豚,他期待能從它身上攻克白鱀豚的生活習性、發出不同聲音的含義等科學盲點,為長江中的淡水豚類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齡過高、體質下降而離世。王丁說,為了尋找白鱀豚,盡快對它們進行人工保種,2006年11月至12月,他帶領6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在長江考察了39天,但一無所獲。

  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后,長江江豚成為長江中僅存的淡水豚類。王丁和科研團隊從1990年就開始嘗試長江江豚的遷地保護。

  1990年,為了保護白鱀豚,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在湖北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開創性地建立了江豚自然遷地保護區。2013年,為了開辟更多遷地保護區,由王丁牽頭,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前身為中國首個關注白鱀豚水生動物科研組)聯合幾家單位,奔赴江西、湖北、湖南多地的長江沿線考察,尋找適合建立長江江豚自然遷地保護區的地方。

  目前,在王丁等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經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建立了8個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截至2021年4月,天鵝洲長江故道江豚種群數量從最初的5頭增至101頭。

  隨著長江大保護不斷推進,人們看到長江江豚的頻率越來越高。每當看到關於長江江豚的消息,王丁都會特別關注。如今,他仍然活躍在長江江豚研究和保護一線。

  

  貴州省第三測繪院總工程師申朝勇——

  “讓遙感技術更好地為生態環境賦能”

  本報記者  蘇  濱

  登錄系統,點擊鼠標,礦山高清影像隨即彈出,通過多期影像前后對比,礦山修復進度一目了然。

  影像能有多清晰?“優於1米的分辨率,通俗地說,分清地面上的轎車和卡車,一點問題都沒有。”貴州省第三測繪院總工程師申朝勇介紹。貴州省礦產資源豐富,礦山多達上萬個,如何有效實現動態監管?2019年初,申朝勇帶領團隊借助“互聯網+遙感”技術,研發監管平台,以便實時監測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情況。

  2020年初,貴州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監管平台正式運行。如今,該平台逐漸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礦山生態修復動態監管體系,已在全省推廣使用。

  別看是80后,在帶領15人成立平台研發團隊前,申朝勇已經堅持深耕遙感領域十幾年。

  實際上,經長時間的發展、沉澱,遙感技術已相對成熟。“讓技術服務於現實需求,這是最難的。”以有效監管為例,怎樣操作才能科學合理?申朝勇反復同相關部門溝通,摸清具體設想,再跟團隊逐項研究。

  “利用多源多時相遙感影像,提取目標區域地表變化,通過治理前后對比,監測礦山修復治理情況,一清二楚。”申朝勇說。

  “以礦山為例,治理的點多、面廣、持續時間長,過去多靠人工踏勘,要麼視角受限,無法窺探全貌,要麼費時費力,難以逐一核實。”申朝勇介紹,長此以往,礦山創面大小、治理進展以及實際效果等,容易摸不清楚情況。如今有了監管平台,可實現多層次監管,哪怕在家也能隨時查看,極大提升了監管效率,有效促進礦山的保護與修復。

  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市思南縣,地處烏江流域中心地帶,10公裡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有40個,治理面積近80公頃,過去每逢下雨,周邊都會泥水橫流。

  “借助監管平台,當地在節約資金的基礎上,將修復治理與消除隱患、復綠復墾相結合,既修復生態,又盤活土地資源,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2010年7月,測繪工程出身的李婷,畢業后進入貴州省第三測繪院,成為申朝勇團隊的一員,負責監管平台的運維工作。

  為向政府及礦山企業提供統一、標准、共享的礦山信息管理服務,申朝勇跟團隊成員一起,建立監測礦山的時空信息數據庫,形成“一礦山一文檔,一周期一報告”的操作模式,同時配套研發生態修復項目儲備庫管理系統,保障礦山生態修復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目前,申朝勇團隊還在研究如何將遙感技術應用於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申朝勇告訴記者,利用高清影像,對具體點位的表層進行測算,能夠排查出一些隱患點,進而提前化解,很有價值,“要想讓遙感技術更好地為生態環境賦能,將其推向更多領域,惠及更多人群,還要繼續嘗試,不斷創新。”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梁正偉——

  “希望這‘光板’的鹽鹼地都變綠”

  本報記者  祝大偉

  鬆嫩平原西部分布著大面積難治理的重度蘇打鹽鹼地。

  “希望這‘光板’的鹽鹼地都變綠,變良田,變草地。”這是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梁正偉的目標。至今,整整20年,為了讓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上生出綠意,梁正偉也在這裡深深扎下了根。

  “鹼地白花花,一年種一茬,小苗沒多少,秋后不收啥”。鬆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集中分布區之一,擁有豐富的后備土地資源。1984年,22歲的梁正偉從吉林農業大學畢業留校,帶領學生到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研究鹽鹼地水稻育苗。當時的梁正偉看到了鹽鹼地種糧的難,也決定了日后要走的路。

  “鹽鹼地上若能種好水稻,農民生活就能改善。”梁正偉暗下決心,讀研時便選擇了鹽鹼地種稻、水稻耐鹽鹼品種篩選的科研方向。

  2002年,梁正偉來到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工作,帶領團隊建設了國內第一家鹼地生態站——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大安站)。

  大安站位於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擁有1500畝的試驗場,屬中重度蘇打鹽鹼地典型代表區域。“蘇打鹽鹼地種稻即以稻治鹼,植被恢復簡稱以草治鹼。”梁正偉說,為了讓更多的鹽鹼地恢復到原始的自然生態,他在鹽鹼地裡一邊種水稻一邊種羊草。

  “鹽鹼化是土壤的‘癌症’,重度蘇打鹽鹼地又是目前最難治理的。這可能需要幾代人專注的研究。”梁正偉說,正是因為難,在鹽鹼地上種草種稻,更得耐得住寂寞。

  年復一年,不斷探索。如今,改造的鹼地變成良田,需要恢復的草地再現綠色生機。梁正偉帶領科研團隊突破蘇打鹽鹼地“以草治鹼”和“以稻治鹼”兩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為鹽鹼地治理與高效利用提供了兩套系統解決方案,相關技術分別獲得2010年和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現在,梁正偉正帶領團隊攻克羊草種子在重度鹽鹼地上直接播種的難題,篩選耐鹽鹼的種子進行系統擴繁也依然任重道遠……

  “課題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從地裡冒出來的。”梁正偉說。鹽鹼地上工作條件艱苦,但梁正偉作為學術帶頭人從來都堅持親力親為。“咱們農民說這鹽鹼地是‘一步三換土’,意思就是說它的地貌和土壤差別大。”梁正偉經常帶領學生在鹽鹼地裡一走就是一天,邊講邊觀察,走得腿腳生疼。

  一圈圈走,一遍遍觀察,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攻關……十幾年來,在鹽鹼地裡,梁正偉帶領團隊深耕蘇打鹽漬土改良與生態建設,也終於讓一個又一個研究開花結果。2021年,大安站被科技部正式批准晉升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梁正偉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6日 14 版)
(責編:王郭驥、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