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古博物館開館 收藏文物標本2萬余件
人民網武漢6月11日電 (肖璐欣)6月10日,湖北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繼陝西考古博物館之后,正式對外開放的我國第二家大型考古博物館。館內收藏有湖北考古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發掘的200余處遺存出土文物標本2萬余件。作為集考古出土文物保管、收藏、保護、展示、研究與文化傳播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場館,其不僅是“荊楚文化的基因庫”,也將成為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支撐和傳承弘揚荊楚文化的重要陣地。
據了解,館內收藏的2萬余件文物標本,包括三峽工程正式開始前的宜昌楊家灣、白廟、三斗坪、秭歸官庄坪等遺址,及上世紀50年代的丹江庫區調查文物,還有建始人、鄖縣人、雞公山、屈家嶺、石家河、盤龍城、銅綠山、雨台山等多個湖北重要考古發現的文物。
目前該館設有三個基本陳列。其中,千年文脈——長江文明考古展·湖北,通過選取典型遺存出土的具有明確時代特征的成組陶器、銅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余件,揭示“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歷程,呈現了長江文明匯入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
世紀工程——三峽考古湖北成果展,選取陶、瓷、銅器及石刻拓片近百件,概要介紹三峽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巴楚文化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后的文化面貌,通過豐富的考古成果,展示這一區域在長江文明乃至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長江文明展(數字),則選取長江沿線各大博物館各時段的化石、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漆木器、竹簡木牘等100余件藏品進行數字化展示,是先秦時期長江文明的第一個數字展覽。
2021年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同步揭曉,分別為:荊門屈家嶺遺址、襄陽鳳凰咀遺址、武漢黃陂盤龍城遺址、荊州王家咀798號戰國楚墓、孝感雲夢鄭家湖墓地、十堰武當山建筑群五龍宮遺址。
(責編:肖璐欣、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