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秭歸:傳統酵母釀就甜蜜生活

2022年07月27日13:18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7月25日,湖北楚寨發酵制品有限公司工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歸州鎮向家灣村藥材基地收割藥材。
7月25日,湖北楚寨發酵制品有限公司工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歸州鎮向家灣村藥材基地收割藥材。

一顆顆白色的傳統酵母(俗稱小酒曲),從長江三峽的大山深處走向全國及海外市場,傳統的非遺產品正撬動千萬產業,帶動村民釀就甜蜜生活。

巷深不掩酒香濃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歸州鎮向家灣村,地處半高山地帶,光照充足、濕度適宜,加上優質的山泉水,非常適宜做傳統酵母。用該村酵母釀出的甜酒、做出的米醋具有獨特的風味,因此受到市場的青睞。

說起秭歸傳統酵母的代表性傳承人——向成軍,周圍鄉村沒有不知道的,他是侏儒症患者,因先天肢體殘疾,依靠雙拐才能站立。除了無法正常行走,他的左眼在很小的時候受傷了什麼也看不見。剩下的一隻右眼,又近視,加上常年熬夜操勞,眼珠通紅,平時需要戴一副眼鏡才能看得清。向成軍曾是向家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年輕時向成軍靠給人修理鐘表、修鞋和刻章維持生計,在他的修理桌面上,始終放著一個大瓶子,裡面裝著傳統手工酵母。向家是中醫世家,向成軍雖然不是醫生,耳濡目染,身殘志堅的他踏實肯干,依托祖傳的中草藥制曲秘方,做出的酵母質量極好,叩開了向成軍幸福的大門。

“酒曲是米面子和中藥做成的。要有丁香、肉桂、甘草等幾十種藥材,將這些藥材加工成粉,與米面子混和,發酵幾天,然后再捏成小丸子,晒干。”向成軍介紹,“過程雖然簡單,但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也不咋地,都靠自己在不斷失敗的過程中積累點滴經驗,尋一些竅門兒。傳統手工酵母要觀天象看氣候,隨機應變,把握藥材與米粉的比例,氣溫高了,藥材放重了,酒曲子會‘燒窩’,丸子發黑,霉變,隻能做肥料。氣溫低了,藥材少了,會‘空窩’,丸子不發酵,什麼都廢了,隻能丟給豬吃。”

如今向成軍發展非遺產業,將傳統酵母銷往各地,成為湖北楚寨發酵制品公司和宜昌楚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法人。

肩挑背馱出大山

機會總是垂青於有准備的人,生意找上了向成軍的門。

房縣一個做黃酒生意的孫老板,一路尋找傳統酵母,訪到向家灣,正巧碰到向成軍,兩人有了共同言語。“做黃酒嘛,隻要曲子好,多多益善。”孫老板看向成軍是個穩當人,便委托他在村裡收購。向成軍挨家挨戶去收,一下子收了半噸,運到房縣,和孫老板做成了第一筆買賣,賺了幾千元。“這生意好做啊!”向成軍心裡暗暗歡喜。

第二年,孫老板定了兩倍的酒曲,待向成軍將收的貨運到房縣后,卻出了狀況。原來是酒曲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影響了黃酒質量。這次,向成軍不僅虧了頭年賺的,還虧了信譽。

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向成軍決定控制標准,嚴格把關。

做酵母的米是從歸州集鎮上用車拖來的。當時公路離向成軍家有兩公裡,貨不能直接運到家門口,隻能靠背。向成軍自己不能背拉挑馱,隻能發動妻兒們來干。兒子向亮亮的記憶裡,原料上山要背,酵母下山也要背,上上下下,汗流浹背。“現在有一個長長的脖子,都是小時候伸拉著脖子背出來的。”向亮亮開玩笑說道。

后來量大起來,如果全部由人工來做,每天至少要做兩百斤才能保証供貨,而做這兩百斤酵母,往往需要差不多20個人工。成本實在太大,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小。2012年,父子倆商量買了粉碎機代替人工舂米。在向亮亮的記憶中,做夢都在舂米,“舂米的聲音,像耳鳴一樣,一直嘣嘣嘣嚓嚓嚓的,縈繞耳邊,空氣裡彌漫著米的香氣。”

小酵母釀成大產業

隨著生意慢慢好起來,供貨渠道越來越多,做白酒、米酒、米醋的,都來買向成軍的酵母。面對供不應求的局面,向成軍和兒子商量著往大處做。

上陣父子兵。向成軍父子租種上百畝田,種植辣蓼草等藥材,就近供應,減少成本。吃盡了交通不便、氣候不宜等原因導致多次廠房搬遷的苦。2018年他們挨著公路建起了高房,買了“制圓機”,比捏捏擀擀的手工快多了。規模起來后,向亮亮就幫父親甩掉作坊式,辦起正規廠,“我們父子倆齊心協力,將傳統土作坊進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改造,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車間。”

2021年,他們注冊成立了2家公司,向成軍是法人,更是軍師。他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生產環節,“產品質量是企業存在的根本”是他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向亮亮負責拓展市場,建立線上線下銷售網絡,並且緊跟時代,做起了直播帶貨,如今每天線上銷售數千單,線下固定供貨商達數十家。“酵母是我們現在的主打產品,別看它小,我一個月收入最高的時候有8萬元。”返鄉就業的本土主播鄭小樹欣喜地說道。

有了可靠的電力保障,工廠裡的生產設備滿負荷運轉,每天能生產2000多公斤優質酵母。如今,現代化生產車間代替了煙熏火燎的傳統生產作坊,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保障設備正常運轉,自然晾晒方式轉變為智能化溫控發酵、電烘箱烘干,一年四季都可生產。

據了解,該公司為5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其中七八個是殘疾人或者殘疾人家屬。也許是對殘疾人的疾苦,有比常人更為深刻的感受,父子倆對殘疾人格外關照和呵護。去年,公司總產值近千萬元,員工人均年收入達1.3萬元。

向亮亮介紹,最近他們又成功研發了黃酒、米酒、醋等新的深加工產品,並通過網絡銷售。新產品一上線就吸引了全國40多家電商加盟。(圖/文 鄭家裕、聶爽、李彩雲)

(責編:金雨蒙、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