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三股力量” 决胜红色战“疫”

【查看原图】
——武汉理工大学东社区疫情防控纪实
59岁的社区副主任夏仁亮总是冲在最前面(摄影:王峰)
59岁的社区副主任夏仁亮总是冲在最前面(摄影:王峰)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2020年05月06日20:31

四类人员排查,连续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社区封控管理,居民出入证明摞起来一米高;买菜送药跑腿,踏遍四十八栋楼的每级台阶;战疫冲锋百日,无一人退却无一人喊后悔……对于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武汉理工大学东社区(以下简称“东社区”)来说,抗疫的战场很小,只有不到0.5平方公里的范围;抗疫的战场很大,攸关2098户、4815名居民。

在武汉理工大学和珞南街双重坚强后盾下,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携手,将防控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与广大居民一道,汇聚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战疫伟力,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无私守护者 社区工作人员铁肩担重任

武汉理工大东社区属单位型社区,没有自管物业,只有11名社区工作人员。1月23日武汉封城,战疫的号角吹响。原本计划和爱人赴深圳看儿子带孙子的东社区书记朱丽萍没有犹豫,将爱人送上南下的高铁,便全身心投入战“疫”,她深圳的家人担心、牵挂、翘首以盼,“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松劲。”坚守一百多天,她仍然没有一丝犹豫。

武汉理工大东社区班子中两名年龄最大的党员之一、59岁的社区副主任夏仁亮也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作为一名老党员,越是危险时,越是要冲在最前面,必须迎难而上。” 2月9日,社区一名保障车司机确诊,居委会陷入危机,部分工作人员被迫隔离。夏仁亮克服极大风险和心理压力,始终坚守岗位,一人承担起多人的工作,既要调度保障车辆,又要接待办事居民。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和科学防范,他主动搬到社区办公室,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困了就睡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饿了只能吃方便面、面包。

80后女党员、社区副书记舒娜身兼网格员,一直以来都是社区书记的“左膀右臂”。面对疫情来势凶猛,平时稍显腼腆的她瞬间强大,扛起了“四类人员”数据上报和随访工作。白天忙碌时,急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她常常一边手机、固话二重奏,一边收集、核对数据上报;夜深人静后,她着手梳理白天的工作撰写每日工作简报、宣传稿件,办公室里只能听见手指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从前期“四类”人员大排查、居民思想疏导和宣传引导到特殊群体帮扶、困难家庭买菜送药,到中期民生保供、下沉党员干部对接、学校在职党员的报到管理,再到后期返汉人员申请、返汉人员体温监测等,她参与了全过程。

武汉理工大东社区下辖48栋居民住宅,131个单元,只有三个单元有电梯,居民的生活物资虽然有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这最后100米的问题还是得社区自行解决。社区组织下沉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肩挑背扛”,一级一级台阶爬上去,硬是及时把各类生活物资送到了每家每户,解决了4000多居民的吃饭问题,先后为居民发放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资20000余份。

同时,理工大东社区老年人员占比大,基础性疾病用药需求量大。针对该情况,社区安排专人每日收集居民用药需求,随时采买,确保居民不出现用药困难。在保障车辆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夏仁亮精心组织,合理调度,累计送病人到医院就医120余人次,帮病人外出购药80余人次,代困难老人外出买菜180余人次,确保了社区困难群众在防控期间的就医和生活保障。

三个多月以来,从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四类人员”大排查,到严格小区封控、做好环境卫生消杀和社会秩序维护;从落实社区分级诊疗、组织患者有序就医,到应收尽收,安排确诊和疑似病人入住医院、隔离点;从做好居民思想疏导和宣传引导,到买菜送药、保障居民正常需求,解决各种具体细微的生活难题等方面,社区始终全力以赴。3月11日,武汉理工大东社区被洪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命名为第二批无疫情社区。3月13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的督查组深入社区检查指导无疫情社区创建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对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及时贯彻“四早”工作原则,创造性地提出“四宜四不”工作思路,以及全力支持社区防控工作等给予高度肯定。

爱心传递者 下沉党员干部沉身又沉心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下沉干部来了。”朱丽萍说,下沉东社区的党员干部主要来自市国资委下属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市税务局和洪山区教育局,还有一些省市区自愿下沉党员,一共有18人。他们沉身又沉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众志成城、打赢防疫战的正能量。

自1月28日到理工大东社区报到以来,洪山教育局下派的喻菁等5名党员干部根据街道、社区和“双进双防控”小组工作部署,以电话巡查、上门摸排等形式点对点地了解居民体温情况并做好记录台账,累计寻访1800余户8000余人次,对居民的各种诉求做到有求必应,尤其关注独居老人、残疾等特殊家庭情况,并及时向社区和街道反映、解决。

理工大东社区居民王某宇智力残疾,家住六楼,生活不能自理。平时为他料理生活的家人,因疫情被隔离在江夏。王某宇不会做饭,急坏了他的家人。接到他家人打来的电话,舒娜立即想办法通过网约车司机买了方便面、小零食给他送去。与此同时,下沉东社区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知晓后,立刻商议决定,由喻菁等人轮流给他送午饭。

喻菁老师年长心细,提前一天就做好送饭的准备。第二天早早起来,把王某宇的中餐在家里做好,用便当盒装好带上。在社区完成上午的工作后,喻菁就用社区的微波炉将饭菜加热好,再把热乎乎的午餐送到王某宇家中。就这样,社区副书记舒娜负责王某宇的早餐和晚餐,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们轮流排班送午餐,确保王某宇一日三餐有着落。后期疫情缓和,王某宇的家人还是在线上订餐,再由下沉工作队队长沈汉斌每天准时送上门。

理工大东社区一名老人的儿子患病,需要持续服用特殊药物控制病情,一天也不能停。疫情期间普通门诊停诊,老人向社区求助。市税务局下沉干部徐晓红接到这个任务后,当天就到社区附近的药店里去帮老奶奶买药。但是当时医药用品匮乏,社区附近的药店都没有老人需要的药。下班后,徐晓红又到自己家住的沌口开发区附近的药店寻找,跑了五六家,还是没有找到。

徐晓红惦记着买药的事,第二天在社区一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一边又多方打听。几经周折,徐晓红得知武锅能源集团的下沉党员干部屈斌的夫人是医院的医生,便马上和屈斌联系,通过医院终于把老人需要的药买到了。老人接到这来之不易的药,感动得热泪盈眶。

平凡奉献者 党员志愿者付出不求回报

“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自保。”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党员曾波有着清醒认识。疫情发生后,曾波、江艳等10余位学校在职党员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挺身而出,协助学校教育超市搬运、组织、分送团购物资或自发组织团购群,为社区居民团购物资,逐渐在校园内凝聚起了小有名气的“曾波团队”“江江团队”。“江江团队”在70多天的时间里,共组织152次团购,涵盖300多个品种、重达40多吨,团队累计工作500多个小时。

随着疫情临近尾声,“曾波团队”还大胆创新,将目前的社区党员志愿者微信群建设与未来高校复工复学工作结合起来,增员增效,联建学校-社区高效融合机制。并着眼服务社区,与师生联合,与校区内各个学校二级单位合作,通过职工工会、学院志愿者协会、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分团委、学院校友分会等部门将志愿服务、科学服务在社区开花结果,为复课复学、建长促效打下坚实基础。

自小区封闭之日起,与曾波一行相似,学校共有119名在职党员、10余居民志愿者报到,主动参与社区战疫。学校后保处处长张军还号召组建了玉兰苑北区大门防控专项志愿服务队,共有30余名在职党员志愿者参加,从2月15日开始轮班值守小区进出口,严控人员、车辆进出,极大地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

三种角色,一样本色。为把三支力量拧成一股绳,社区党委将所有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全部编入网格参与工作,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分组定岗、有序行动,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以点点微光汇集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万丈光芒。(张宾 邓洲)

分享到:
(责编:周恬、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