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湖北秭归:传统酵母酿就甜蜜生活

2022年07月27日13:18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7月25日,湖北楚寨发酵制品有限公司工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向家湾村药材基地收割药材。
7月25日,湖北楚寨发酵制品有限公司工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向家湾村药材基地收割药材。

一颗颗白色的传统酵母(俗称小酒曲),从长江三峡的大山深处走向全国及海外市场,传统的非遗产品正撬动千万产业,带动村民酿就甜蜜生活。

巷深不掩酒香浓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向家湾村,地处半高山地带,光照充足、湿度适宜,加上优质的山泉水,非常适宜做传统酵母。用该村酵母酿出的甜酒、做出的米醋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受到市场的青睐。

说起秭归传统酵母的代表性传承人——向成军,周围乡村没有不知道的,他是侏儒症患者,因先天肢体残疾,依靠双拐才能站立。除了无法正常行走,他的左眼在很小的时候受伤了什么也看不见。剩下的一只右眼,又近视,加上常年熬夜操劳,眼珠通红,平时需要戴一副眼镜才能看得清。向成军曾是向家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轻时向成军靠给人修理钟表、修鞋和刻章维持生计,在他的修理桌面上,始终放着一个大瓶子,里面装着传统手工酵母。向家是中医世家,向成军虽然不是医生,耳濡目染,身残志坚的他踏实肯干,依托祖传的中草药制曲秘方,做出的酵母质量极好,叩开了向成军幸福的大门。

“酒曲是米面子和中药做成的。要有丁香、肉桂、甘草等几十种药材,将这些药材加工成粉,与米面子混和,发酵几天,然后再捏成小丸子,晒干。”向成军介绍,“过程虽然简单,但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也不咋地,都靠自己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积累点滴经验,寻一些窍门儿。传统手工酵母要观天象看气候,随机应变,把握药材与米粉的比例,气温高了,药材放重了,酒曲子会‘烧窝’,丸子发黑,霉变,只能做肥料。气温低了,药材少了,会‘空窝’,丸子不发酵,什么都废了,只能丢给猪吃。”

如今向成军发展非遗产业,将传统酵母销往各地,成为湖北楚寨发酵制品公司和宜昌楚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人。

肩挑背驮出大山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生意找上了向成军的门。

房县一个做黄酒生意的孙老板,一路寻找传统酵母,访到向家湾,正巧碰到向成军,两人有了共同言语。“做黄酒嘛,只要曲子好,多多益善。”孙老板看向成军是个稳当人,便委托他在村里收购。向成军挨家挨户去收,一下子收了半吨,运到房县,和孙老板做成了第一笔买卖,赚了几千元。“这生意好做啊!”向成军心里暗暗欢喜。

第二年,孙老板定了两倍的酒曲,待向成军将收的货运到房县后,却出了状况。原来是酒曲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影响了黄酒质量。这次,向成军不仅亏了头年赚的,还亏了信誉。

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向成军决定控制标准,严格把关。

做酵母的米是从归州集镇上用车拖来的。当时公路离向成军家有两公里,货不能直接运到家门口,只能靠背。向成军自己不能背拉挑驮,只能发动妻儿们来干。儿子向亮亮的记忆里,原料上山要背,酵母下山也要背,上上下下,汗流浃背。“现在有一个长长的脖子,都是小时候伸拉着脖子背出来的。”向亮亮开玩笑说道。

后来量大起来,如果全部由人工来做,每天至少要做两百斤才能保证供货,而做这两百斤酵母,往往需要差不多20个人工。成本实在太大,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小。2012年,父子俩商量买了粉碎机代替人工舂米。在向亮亮的记忆中,做梦都在舂米,“舂米的声音,像耳鸣一样,一直嘣嘣嘣嚓嚓嚓的,萦绕耳边,空气里弥漫着米的香气。”

小酵母酿成大产业

随着生意慢慢好起来,供货渠道越来越多,做白酒、米酒、米醋的,都来买向成军的酵母。面对供不应求的局面,向成军和儿子商量着往大处做。

上阵父子兵。向成军父子租种上百亩田,种植辣蓼草等药材,就近供应,减少成本。吃尽了交通不便、气候不宜等原因导致多次厂房搬迁的苦。2018年他们挨着公路建起了高房,买了“制圆机”,比捏捏擀擀的手工快多了。规模起来后,向亮亮就帮父亲甩掉作坊式,办起正规厂,“我们父子俩齐心协力,将传统土作坊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改造,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2021年,他们注册成立了2家公司,向成军是法人,更是军师。他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向亮亮负责拓展市场,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并且紧跟时代,做起了直播带货,如今每天线上销售数千单,线下固定供货商达数十家。“酵母是我们现在的主打产品,别看它小,我一个月收入最高的时候有8万元。”返乡就业的本土主播郑小树欣喜地说道。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工厂里的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每天能生产2000多公斤优质酵母。如今,现代化生产车间代替了烟熏火燎的传统生产作坊,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保障设备正常运转,自然晾晒方式转变为智能化温控发酵、电烘箱烘干,一年四季都可生产。

据了解,该公司为5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七八个是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家属。也许是对残疾人的疾苦,有比常人更为深刻的感受,父子俩对残疾人格外关照和呵护。去年,公司总产值近千万元,员工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

向亮亮介绍,最近他们又成功研发了黄酒、米酒、醋等新的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网络销售。新产品一上线就吸引了全国40多家电商加盟。(图/文 郑家裕、聂爽、李彩云)

(责编:金雨蒙、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